第一部分 财富
第一章 积累财富
1、认识财富创造的原理
假设有一天,我创业失败,身无分文,这时把我随意丢到任何一个说英语的国家的街道上,我相信自己会在5年或10年内重新变得富有,因为我已经掌握了“赚钱”这门技巧,而这门技巧人人都能学会。赚钱跟工作的努力程度没什么必然联系。即使每周在餐厅拼命工作80个小时,也不可能发财。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必须知道做什么、和谁一起做、什么时候做。与埋头苦干相比,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当然,努力非常重要,不能吝啬自己的努力,但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式。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指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是我们转换时间和财富的方式。地位是你在社会等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
培养迭代思维。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累积专长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耍,对他人来说则很吃力。
专长的传授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
代码和媒体是不需要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这两个杠杆是新富阶层背后的杠杆。你可以创建软件和媒体,让它们在你睡觉时为你工作。
如果不会写代码,那就出书、写博客、做视频、录播客
工作时要拼尽全力,毫无保留。不过,共事的人和工作的内容比努力程度更重要。
世界上没有快速致富的教程。即使有,那也只是提供教程的人想从你身上赚钱。
把自己产品化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自己”具有独特性,“产品化”是发挥杠杆效应;“自己”具有责任感,“产品化”需要专长。“自己”其实也具有专长。因此,这两个重点就可以概括上述所有的理念。
如果想要实现致富的长期目标,你就应该问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吗?我的规划目标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再问问自己:“我实现产品化了吗?我实现规模化了吗?我选择规模化的方式是劳动力、资本,还是代码或媒体?”由此可见,“把自己产品化”这个阐述方便简单,便于记忆。
“把自己产品化”很难。所以我才说“把自己产品化”要花几十年——并不是要花几十年执行,而是要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
财富和金钱的区别是什么?
金钱是我们转移财富的方式。金钱是社会的信用符号,具有调用别人时间的能力。
如果我做好了本职工作,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社会就会对我说:“谢谢你,因为你在过去所做的工作,我们在未来欠你一些东西。这是一张欠条,我们可以把这个叫作钱。”
所以,我对财富的定义是在睡觉时也能带来收入的企业和资产。
要想在社会上赚到钱,就要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如果社会已经创造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也就不被需要了。
社会总是需要新事物。如果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弄清楚你能为社会提供哪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又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
下一步是思考如何规模化,因为只提供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成千上万个,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几十亿个,最好人手一个。
2、找到天赋所在,积累专长
他们的销售技能显然也是习得的,但一定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他们可能在学校操场上学会了如何推销,可能是在跟父母的沟通中学会了讨价还价,也可能有一些遗传基因在里面。
专长无法被教授,但可以被学习。
想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专长,可以回想一下在孩提时代或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事情是你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即使你自己不觉得那是一门技能,身边的人也会留意到。你的母亲或者你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朋友会知道你有什么特别之处。
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以我为例,我喜欢阅读,也喜欢科技。我学得很快,但非常容易喜新厌旧。如果我的工作是对一个问题研究20年,那么我肯定做不好。我现在的职业是风险投资。要做好风投,就需要迅速跟上新科技的发展速度(由于新科技层出不穷,我“喜新厌旧”的个性反而是件好事),所以做风投与我的专长和技能相当契合。
如果你在研究的时候不是百分之百投入,其他百分之百投入的人就会超过你。他们的表现会比你好不是一点儿,而是很多,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创意领域的竞争。在创意领域,复利效应非常明显,杠杆效应也非常明显。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职业空间。大多数人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受众。只要在网上进行独特的自我表达,你就有机会传播快乐,累积财富,打造产品,创立企业。
有了互联网,只要你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只要你能规模化你所提供的特别内容,那么就算你的兴趣很小众,你也能有所发展。
有一条推文我没有放入“如何致富”的推文风暴里,但值得一读。这条推文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从本质上看,竞争就是模仿,与他人竞争,是因为你跟别人在做一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模仿他人。
最好的工作与委任或学位无关。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
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无论想学什么,你都得找到途径和方法。以前的赚钱模式是读4年大学,拿到学位,在某个专业领域干上30年。现在不一样了,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在9个月内掌握一门新专业,而这门专业在4年后就过时了。但在专业存在的这3年里,你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3、投资交友,着眼长远
你曾说:“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获得了复利呢?
商业关系中的复利效应非常重要。看看社会上的顶级角色,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担任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或者管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源于别人对他们的信任。之所以能够得到信任,是因为他们打造的人际关系和事业产生了复利效应。他们以极为直观和负责的方式投入事业,向世界证明自己品行正直,高度诚信。
个人声誉方面也存在复利效应。如果一个人声誉良好,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打造和积累自己的声誉,这个人就一定会得到关注和重视。而如果一个人才华横溢,却没有利用声誉的复利效应,相比之下,注重声誉的人的价值就会高出其成千上万倍。
一旦找到正确的事业和一同前行的人,就要全身心投入。接下来,持续精进几十年,就能从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上获得巨大的回报。因此,复利效应非常重要。
99%的努力终将白费。
显然,没有一种努力是完全白费的,因为我们总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任何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机会。举例来说,回顾求学生涯,当时写的论文、读的书、做的练习,99%不适用于现实社会。学到的一些地理和历史知识你从未派上用场,学的一门外语你早已不再使用,一些数学知识你也早已全然忘记。
当然,学校的学习经历的确教会了我们一些东西。比如,你理解了努力的重要性,一些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你的精神动力,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你从事当前的职业,等等。然而,至少从以目标为导向的现实社会的角度看,你在学校里付出的努力只有1%得到了回报。
再以约会为例。在遇到你的人生伴侣之前,你会跟不同的人约会。从目标层面看,这些约会纯属浪费时间(虽然从个人成长和学习体验方面看并非如此)。
我说这些,并不是在自作聪明地断言“生命中99%的时间都被浪费了,只有1%被用在了正确的地方”。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从大多数事情(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中找到可以尽全力去付出的那部分,以充分获取复利效应。
在约会过程中,如果意识到两个人不会走入婚姻殿堂,那么你也许应当尽早结束这段关系,开始下一段旅程。当学习的时候,比如学习地理或历史,如果意识到学到的知识你永远不会用,那就放弃这门课程吧。把精力用在无用的东西上是浪费时间,浪费脑力。
我不是说那99%的事情都不要做,因为我们很难确定剩下的1%到底是什么。我的意思是:努力找到不会被浪费的1%。这1%对你是有意义的,值得你用余生去追求。一旦找到,你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出发点不重要, 行为本身才重要
4、承担责任
要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下行风险并没那么大。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即使个人破产,债务也可以被一笔勾销。我最熟悉的是硅谷的环境,但是整体而言,只要个人诚实正直,确实付出了努力,人们就会原谅你的失败。
失败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所以我们都应该勇于承担更多责任。
5、创立企业或买入股权
我们需要了解获得权益回报和赚取薪资报酬的区别。如果你是通过出租时间来换取报酬的,即使从事律师和医生等高薪职业,你能够获得的报酬也非常有限,不足以让你实现财务自由。而如果拥有企业股权,你就可以获得被动收入——即使你在度假,企业也在帮你赚钱。
有些医生的确实现了财务自由,那也是因为他们自己开了公司。他们设立私人诊所,打造品牌,以品牌吸引客户,也有些医生通过生产医疗设备、发明某种程序或流程等获得了知识产权收益。
6、找到杠杆
在现在这个时代,杠杆无处不在,真正的求知欲所带来的高经济回报前所未有。想要打造良好的职业基础,就要追随自己真正的求知欲上下求索,而不是盲目跟风眼下赚钱的热门行业。
有意思的是,正是在独特的热爱和爱好的驱动下,我们才得以掌握只有自己或一小部分人才知道的知识。如果能够把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结合、相融,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所爱。
如果一件事物一开始让你兴致盎然,后来又让你觉得索然无味,那么它只是暂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并不是你心智上真正的好奇所在。请继续寻找。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以事情本身为目标。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鲜明特征。无论是创业、健身还是恋爱、交友,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神奇的是,当专注于事情本身时,你反而能做得更好。即使是赚钱,你也能成为赚得最多的那个。
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你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质量也会因此提高。
不要追逐所谓的“热门”,而要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在追随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又满足了社会需求,你就能得到优厚的经济回报。
认真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你怎样才能成为第一个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人,并将其规模化。这才是赚钱真正的挑战。
总体而言,杠杆有三种。
1、第一种是劳动力杠杆:我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最落后的杠杆,因为管理他人是一件非常复杂、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高超的领导技巧,弄不好管理者会落个众叛亲离、被手下生吞活剥的下场。
2、资本是第二种相对较好的杠杆形式:资本杠杆就是用钱来扩大决策的影响力。 资本杠杆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管理资本要比管理人更容易,因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长,其管理难度会远远低于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
3、第三种杠杆就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其中包括书籍、媒体、电影、代码。在所有不需要他人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中,代码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一种——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够了。
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是最值得研究的杠杆,也是最重要的杠杆。这是一种全新的杠杆形式,问世仅几百年。这种杠杆始于印刷机。广播媒体加速了其发展,而互联网和编程的出现更是使其产生了爆发式增长。不需要他人为你打工,也不需要他人给你投资,你就可以把劳动成果放大成百上千倍。
本书就是一种杠杆。在过去,如果要分享我的理念,我就得坐在讲堂里,现场讲课,最多也就讲给几百个人听。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理想的工作是利用杠杆效应的工作。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并能对自己的产出成果负责。
如果你有专长,有责任感,又懂得如何利用杠杆效应,社会为你提供的金钱回报就会与你的价值相匹配。这时,你就能节省下更多时间,进而变得超级高效。你不需要为开会而开会,不需要努力表现自己,也不需要通过汇报材料体现你的工作量——你只要关注工作本身就可以了。
任何一款产品的构建和销售都是这样的,投入与产出不存在必然联系。世界上的工作本质上分为两种:存在杠杆的工作和不存在杠杆的工作。所以不要选择类似客服这样的支持性工作。这种工作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相对紧密,产出主要取决于投入的时长
想加入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销售技能和构建技能必备其一。如果二者都不具备,那就去学习。
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随着层级不断向上,杠杆效应愈加明显,责任愈加重大,需要的专长也越来越多。在劳动力杠杆的基础上增加资本杠杆,在劳动力杠杆和资本杠杆的基础上增加代码杠杆,通过这种方式,创业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接近拥有所有上行潜力,实现价值极值,而不再仅仅是领取薪水那么简单。
以领取月薪的打工者为起点,志存高远,不断提升目标,努力获得更多杠杆效应,承担更多责任,学习更多专长。将这些结合起来,再加上复利效应的神奇作用,假以时日,你就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唯一需要避免的就是身败名裂的风险。
避免身败名裂的意思就是不要锒铛入狱。所以,不要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任何事都不值得拿自己的自由和声誉去冒险。要避免一败涂地的灾难性损失。避免身败名裂也意味着不要做那些可能会威胁自身安全或健康的事情。你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不要做可能会让你全盘皆输的事情。不要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相反,要把赌注押在那些胜算较大、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事情上。
7、用判断力赚钱
要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就要对选择的专业领域、工作性质、职业路径以及与雇主达成的交易类型做出审慎的判断。一旦做出正确的决策,你就无须担心时间管理的问题了。于我而言,我希望单纯靠判断力来获得报酬,而不是靠劳作。我想让机器人、资本或计算机完成实际工作,而我只靠判断力赚钱。
没有人问他工作有多努力,没有人问他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大家都说:“巴菲特,你只要把业务搞好就行了。”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而巴菲特会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只要在优秀的基础上稍微提高一点儿,做到卓越,经济回报就会呈数量级增加。而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了经济回报的差异。在杠杆时代,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非常重要。
8、分清主次,聚焦重点
我从未一次性赚到一大笔钱,都是积少成多,更多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创办企业、创造机会和开展投资来创造财富,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我的个人财富也不是在关键的一年迅速累积起来的,而是积水成渊:持续创造更多选择、更多业务、更多投资,探索更多在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问题一、你说过:“如果你内心鄙视财富创造,财富就会对你避而远之。”可以解释一下吗?
如果爱慕虚荣、事事攀比,当遇到比自己好的人时,你就会心生讨厌,甚至心怀忌恨。与别人进行商业合作,如果你对对方有任何负面的想法或评价,他们就会感受到。人类与生俱来就能感知其他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因此,做人必须摆脱攀比心态。
毫不夸张地说,仇富心理会阻碍你致富,因为你没有正确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也无法在正确的层面上与人交往。保持乐观,积极向上,这种态度非常重要。从长远看,乐观主义者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问题二、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a、在哪里生活,b、和谁在一起,c、从事什么职业。
在开启一段亲密关系之前,我们总是很少花时间深思熟虑。我们把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却很少花时间想清楚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居住的城市几乎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但我们很少花时间认真思考哪个城市更宜居。
问题三、想要做到与成功人士为伍,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件或两件事是什么?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只要始终如一,假以时日,付出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一旦开始计较,耐心就会被消耗殆尽。
问题四、你初次创业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
我知道有些人从未想过自己创业。社会的普遍共识是,给别人打工才符合常理,才是明智的选择。但仔细想想,这种长久存在的观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想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9、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赚钱,因为钱是生活必需品。当赚钱的必要性消失后,我就不再关心钱的问题了。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工作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当然,赚钱也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跟赚钱相比,我对解决问题更感兴趣。
看透游戏,就会厌倦游戏。我已经到了厌倦游戏的阶段。我认为没有什么终极目标或目的。我只是遵从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过好每一天。我是真的只活在当下。
问题一、你对退休的定义是什么?
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问题二、如何达到退休状态?
- 第一种方法是存钱。只要存款够多,被动收入(不用动一根手指)就能满足开销。
- 第二种方法是把开销降为零——出家修行。
- 第三种方法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完全乐在其中,有钱没钱无所谓。所以,实现退休状态有很多种方法。
避开竞争陷阱的方法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找到自己能做到独步天下的事情。做到最好,只因热爱。如果你真的热爱一个事物,那就追随本心,努力找到利用它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利用杠杆效应扩大规模,以个人名义担起责任。这样,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你也将获得相应的回报,拥有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股权,然后持续精进。
问题三、财务自由后,你赚钱的动力下降了吗?
下降了,也没下降。说“下降”了,是因为缺钱带来的绝望感已经消失,压力变小了。
说“没下降”,是因为在现阶段,创业和赚钱于我而言更像是一门“艺术”,乐趣更多了
以前创业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现在是为了把企业做到极致,使之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我觉得现在反而比以前做得好多了。
我永远都在“工作”。但是,别人眼里的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玩耍。正因如此,我才确信没有人可以在我的领域与我匹敌。因为我觉得工作就是玩耍,所以我可以一天玩16个小时。如果有人想跟我竞争,那么他们肯定会输,因为他们不可能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
问题四、赚到多少钱会让你有安全感?
对钱的贪欲之所以有害,是因为欲望是个无底洞。贪念会一直占据你的心灵,让你无法自拔。热爱金钱,赚取金钱,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赚的钱再多也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人之所以永远不会感到满足,是因为欲望这个开关一旦被打开,就不会在某个具体数字面前自动关停,正所谓欲壑难填。所以,不要以为赚到某个数额的钱,人自然就会满足了、停手了。
赚钱的目的是解决财务问题,满足物质需求。我认为,摆脱金钱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赚了钱之后不要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赚到钱的人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提高生活水准。假设你一次性赚到一大笔钱,而不是靠日积月累。此时你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还没来得及升级,你的金钱就会远远超出你的实际需求和欲望,这反而让你达到一种财务自由的状态。
还有一点对我有所裨益:我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我说的自由是多种多样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不想做什么就不去做的自由,不受自我情绪或外界影响的自由,等等。自由是我最珍视的价值。
问题五、我必须创办一家公司才能获得成功吗?
硅谷最成功的人分为两类。
- 第一类是做风险投资的人,因为他们非常多元化,控制着曾经是稀缺资源的东西。
- 第二类是极为擅长识别公司发展阶段和前景的人
问题六、就是那些本来在谷歌,却在脸书仅有100个员工时加入脸书,又在在线支付服务商Stripe刚发展到100人时加入Stripe的人吗?
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职业生涯后期就很难后来居上。所以,在小公司创立之初就加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此时没有那么多阻碍提前晋升的硬性条件。
对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人来说(甚至稍晚阶段的人也一样),最重要的资源是公司能给你带来的人脉资源。要思考一下自己会跟什么样的人共事,他们将来会如何发展。
10、如何获得运气
问题一、你为什么主张“不要靠运气发财”?
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你要排除“运气”这个不可控因素。
问题二、但是运气好的确有利于赚钱,对吗?
运气分为:
- 第一种运气是不期而遇的运气,一个人的好运完全源于他控制范围之外、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获得意外之财、遇到贵人等等。
- 第二种运气源于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屡败屡战、不断尝试,是靠个人主动创造机会获得的。
- 第三种获得好运的方式就是善于发现好运。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技艺娴熟、经验丰富,那么当这个领域实现了意外突破时,你就会在第一时间洞悉,这时,其他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会无动于衷
- 第四种运气是最奇妙、最难得的一种,那就是打造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品牌、独特的心态,让运气找到你。
获得好运的方法:
- 希望好运不期而至。
- 不停地折腾,直到撞上大运。
- 做好心理准备,对别人错过的机会保持敏感。
- 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问题三、社交有多重要?
我认为商业社交纯属浪费时间。
我知道有很多人和公司在推广“打造社交网络”这个概念,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能为他们的商业模式服务。但事实上,如果你建造的东西很有意思,那就会有更多人想要了解你。在经营业务之前先试图建立业务关系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我的人生哲学会让人觉得更舒适:“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
问题四、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你会关注哪些信号?
如果一个人大谈特谈自己有多诚实,那么他很可能是不诚实的。这只是我学到的一个小小的警示信号。当一个人不断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我吹嘘时,那就意味着他在掩饰什么。
鲨鱼吃得很好,但是过着被鲨鱼包围的生活。
如果连你都不爱自己,那么还有谁会爱你呢?
11、保持耐心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发现,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优秀的人就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大凡优秀之人,假以时日,都会大放异彩。这个时间期限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长,也可能与他们自己的预期不符,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
运用专长,结合杠杆效应,最终,你的才华和努力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一个人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模式,好的坏的、优点缺点,最终会得到与自己的行为相对应的结果。
始终主动付出、不断奉献,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容易,不仅不容易,而且难于上青天。“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是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但也是让人收获最大的一件事。那些从小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如果临终前要直面真正的自我,回顾这一生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那么你能想起来的一定都是你所做出的牺牲和迎接过的挑战。
在物质世界里,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快乐,不能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不能让所有家庭变得美满和睦,不能让人免受情绪波动的困扰。但金钱可以买到自由,可以解决许多外在的问题。所以,赚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奋斗目标。
第二章 增强判断力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走捷径。
1、判断力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想赚尽可能多的钱,如果想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致富,就要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科技、学习设计、学习艺术,成为行业翘楚。
把时间花在省钱上是不会致富的; 省出时间来赚钱才是正确的思路。
努力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那么重要。
问题一、那什么被低估了呢?
判断力。判断力被低估了
问题二、你能给判断力下个定义吗?
我对智慧的定义是“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用于解决外部问题的智慧其实就是判断力。或者说,智慧和判断力是高度关联的:一个智慧而富有判断力的人,首先要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行动。
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判断力更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特别是运用了杠杆以后。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
2、如何清晰思考?
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
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相较于背诵各种复杂的概念,我更愿意吃透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学来的概念无法被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而且会与基础知识脱节。如果在需要用到一些概念时却无法通过基础知识推导出来,你就会迷失在现有知识的迷宫中,你就成了简单的背诵机器
问题一、有效决策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可以归结为处理现实问题。当你做决定时,你如何确保自己是在直面现实问题?
要直面现实,就要放下自我,消除自我意识,忘记自我判断,平复自我情绪。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情绪化的自我意识的存在会带来反刍式思维,让一些欲望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现实,从而让我们对“世界应该怎样”妄下判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把政治诉求和商业问题搅在一起时。
阻碍我们看清现实的最大因素就是我们对现实“应有的样子”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痛苦的时刻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我深知,越是渴望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决问题,我就越不可能看清事实。因此,尤其是在涉及公司事务时,如果某件事进展不顺利,我就会尽力公开承认存在的问题,对合伙人、朋友和同事开诚布公。这样一来,我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隐瞒。如果不用隐瞒别人,我就不用再欺骗自己,解除了心灵的羁绊和束缚,我就更能看清现实了。
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3、摆脱自我束缚,认清世界真相
在日常生活中,基于习惯的行为模式无处不在。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当成第一次。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养成了很多习惯。我们把这些习惯和自我认知、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并对习惯形成深深的依赖。“我是纳瓦尔,我就习惯这样做。”
当然,习惯有好有坏。要持续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打破现有的条件反射,改掉不良习惯。要善于剖析自我,梳理每个习惯是怎样形成的。比如:“这个习惯可能是我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养成的,当时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个习惯,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这个习惯对现阶段的我还有帮助吗?它会让我更快乐吗?会让我更健康吗?可以帮助我完成计划、实现目标吗?”
跟大多数人相比,我的习惯性没有那么强。我不喜欢对日常生活进行规划。我也有一些习惯,但这些习惯都是我刻意培养的,而不是在成长过程中无意形成的。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竞技运动员身受重伤(比如,李小龙),他当然非常痛苦,但他必须接受现实,明白竞技运动并不是他生命的全部,运动员也不是他身份的全部。受伤的他也许可以去研究哲学,为自己赢得一个哲学家的新身份。
4、学习决策技巧
传统美德对我们的决策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要选择从长期来看让我们受益最大的做法,而不是只顾眼前得失。
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对于重要的决策,要抛开记忆和身份,专注于问题本身。
我从不考虑“我喜欢或不喜欢”这样的问题。我只关注事实,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事实就是这样”,或者“事实不是这样”。
问题一、关于培养诚实的态度和率直的表达方式使其成为本能这件事,你有什么建议吗?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所有人。现在就开始这样做。表达方式不一定要很直白。当一个人同时展现出高度的自信和关爱的力量时,他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做到的
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规避和处置风险的方法越少。
5、发现好的心智模型
在决策的过程中,大脑是一台根据过往记忆进行预测的机器。
在根据记忆进行预测的过程中,推理逻辑是最靠不住的:“这件事在过去发生了,因此在未来也会发生。”这种推理过于依赖特定环境,带有经验主义色彩。其实,做决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决策需要的是原则和心智模型。
我把自己的推文和其他人的推文作为格言。发推文有助于我提炼所学知识的精髓,也有助于我温故而知新。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毕竟一个人的神经元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你可以把推文视为指针、地址或助记符,其目的是帮助你记住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则。而只有将这些原则与过往的亲身经历相结合,你才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如果没有结合亲身经历,推文读起来就会像鸡汤集锦,内容精彩,一时间让人备受鼓舞。你甚至还把它们做成精美的海报,以时时激励自己。但很可能过段时间你就忘掉了,继续按部就班地生活。所谓的心智模型,其实就是有助于调取你所学知识的简单方法
进化论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有一种理论认为,文明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交配权的分配问题。从纯粹的性选择角度看,人类社会精子充足,卵子稀少,所以存在分配问题。
究其根本,人类的所有发明和成就都是为了解决交配权的分配问题。
反推法
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能力找到“正确方法”。相反,我努力的方向是逐一排除不奏效的方法。我认为成功就是不犯错。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做出正确判断,而在于避免做出错误判断。
复利效应
我举个金融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复利。假设每年从1美元中获得10%的收益,那么第一年可以赚10%,最后得到1.10美元,第二年得到1.21美元,第三年得到1.33美元。收益金额会不断增加。如果以每年30%的复利利率计算,连续30年,最终得到的不是本金的10倍或20倍,而是数千倍。
可证伪性
对那些声称“科学”站在自己一边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同时也是他们理解得最不透彻的原则,就是可证伪性。如果不能做出可证伪的预测,那就不是科学。要让人们相信某个理论是真理,这个理论就应该具有预测能力,而且必须是可证伪的。
我认为宏观经济学不可信,因为宏观经济学家做出的预测是不可证伪的,而可证伪性才是科学的标志。
如果难以抉择,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如果面临艰难选择,比如:
我应该跟这个人结婚吗?
我应该接受这份工作吗?
我应该买这栋房子吗?
我应该搬到这个城市吗?
我应该和这个人做生意吗?
如果你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充满了选择,有成千上万个选择。我们生活在一个有70亿人口的星球上,我们和互联网上的每个人都相互连接,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职业供我们选择。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选择永远不缺。
人做不到绝对确定,但是我们一定要在非常确定的情况下再做出决定。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
迎难而上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如果面对两个选择,利弊各占50%,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
前提条件是,两个选择利弊相当,但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收益。而根据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才是你想要的。
以运动为例。运动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会在短期内感到痛苦。但是从长远看,我会变得更好,因为我的肌肉更发达了,身体更健康了。
读书也一样,读有难度的书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短时间内感到疲劳。但从长远看,读书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我在持续挑战大脑处理信息的极限,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进而不断吸收新概念。
因此,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短期痛苦,以换取长期收益。
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海量阅读,多多益善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6、学会热爱阅读
不要比谁读书更快。书越好,你越要慢慢阅读、慢慢吸收。
阅读的题材和内容并不重要。最终,你会追随自己的兴趣,完成大量阅读。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就好比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每天都能坚持的运动。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书籍、博客、推特,或者任何有思想、有信息、有学习内容的东西,最好的阅读就是自己感兴趣的、爱不释手的阅读。
指出别人观点中明显的偏颇,意味着要么你攻击的对象不聪明,要么你自身不聪明。
如果一本书被写出来只是为了赚钱,那么不要读它。
问题一、对阅读中获得的信息你如何消化吸收并融会贯通?
向别人讲解你学到的东西。教学相长。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问题二、如果想成为一个更清醒、更独立的思考者,在接下来的60天里,我能做些什么?
阅读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不要读畅销书,不要看新闻。避免加入任何所谓的“读书俱乐部”,避免追求任何的社群认同。把真理置于社群认同之上。
如果能成为一台永动学习机,你就永远不缺赚钱的途径。
我们现在身处推特和脸书的时代,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智慧精华,吸收起来非常困难。读书对现代人来说已经非常困难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训练成特定模式,大脑同时接受了两个相互矛盾的训练
在解决问题时,问题越古老,解决方案存在的时间越长。如果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比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冷静和平和,什么样的价值体系是好的,如何经营好家庭,诸如此类的问题,古老的解决方案可能更好。
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充满爱的家。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
第二部分 幸福
第三章 学习幸福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
1、幸福是一种技能
我认为,幸福就像所有其他的宏大话题一样,其含义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不断变化。小时候,你会问妈妈:“人死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真的存在上帝吗?我应该感到快乐吗?我应该跟谁结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没有显而易见的正确答案,因为没有哪个答案适用于所有人。当然,这些问题最终会有答案,只不过答案只适用于单一的个体。
甲之真理,乙之谬论,反之亦然。我所理解的幸福与你所理解的幸福可能大相径庭。我认为,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非常重要。
《道德经》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我的分析当然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但归根到底,万物皆有二元性和极性。如果我说现在我很开心,那就意味着在某个时刻我很伤心。如果我说一个人有魅力,意思就是其他人没有魅力。每一个积极想法都有一个消极想法的种子蕴含其中,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人必须先看到消极的一面,才能去憧憬和欣赏积极的一面。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
大自然没有幸福或不幸福的概念。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自然的发展遵循完备的数学定律和一系列因果关系。大自然的一切都浑然天成。幸福或不幸福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有欲望,所以给事物贴上了“完美”或“不完美”的标签。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开始相信,个体是渺小的,如沧海之一粟,微不足道。这样的认知对我获得幸福感很有裨益。假如你自认为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人,你就会有让整个宇宙屈从于你的意志——既然你是最重要的,那么宇宙怎么可以不符合你的心意呢?如果宇宙不按照你的意志来运转,你就会觉得不对劲儿。
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剔除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状态,剩下的就是中性状态,但中性状态并不意味着平淡。很多人认为,中性状态是索然无味、缺乏激情的。事实并非如此,中性状态是孩子才有的状态。我们会发现孩子通常都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会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我认为,中性状态其实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只要不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不执着于自己的欲望,你就可以获得快乐。
问题一、练习冥想能帮助你接受现实吗?
可以,但作用其实微乎其微。(大笑)即使你长期练习冥想,但有人说错了话,刺激到你,你的平和状态也可能瞬间被打破,再次回到受自我驱动的状态
冥想当然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但即使练习冥想,当真正的精神或情感痛苦到来时,你也难有招架之力。所以,真正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
我不参与政治。
我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
2、幸福是一种选择
大脑就像身体一样,是可塑的。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改造外部世界,改造他人,改造自己的身体,却没有考虑过改造自己的大脑,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年轻时被塑造的自己。
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无法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活在当下。
3、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我认为,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关于“开悟”,我读到过一个很好的定义:“思考的间隙即开悟。”意思是说,开悟不需要在山顶修行30年,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你每天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开悟水平。
4、幸福需要心境平和
问题一、幸福感与目的感是相互关联的吗?
人们赋予“幸福”太多内涵,我都不确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对现在的我而言,幸福的本质更倾向于平和,而不是快乐。我觉得平和与目的无法共存。
如果你是在追随内在的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自然会觉得幸福。但如果目的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你做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如“社会希望我做这件事”,“爸爸是爷爷的长子,我又是爸爸的长子,因此我必须这样做”,“我欠债了,负担很重,必须努力”,等等,那么你是不会幸福的。
如果你找个地方坐下来,尝试着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焦虑感是最明显的。我说的什么都不做,是不要读书,不要听音乐,不要做任何事情,只是坐着。只是这一件事,你就做不到,因为焦虑感会让你如坐针毡,会不停地催促你站起来去做事。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意识到,是焦虑感让你感到不快乐。而这种焦虑感源于一连串不断涌现的想法。
我应对焦虑的方法就是不与之对抗,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焦虑感源于脑海中此起彼伏的想法。
5、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
我觉得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幸福。我不这样认为。我知道我的想法并非原创,也不新颖,这并不是我的总结,而是佛学的终极智慧。
举例来说,我买了一辆新车,现在等着提车。我自然会很关注这件事,每天晚上都上论坛查看、研究相关信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车,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我知道,只要车一到手,我就不会再关注它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沉迷于对外物的“欲望”。我对外部事物会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的执念其实是一种痴念。
从根本层面上看,从自身以外的事物中寻求幸福,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当然,我并不是说物质世界不重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去履行一些社会职责。人的一生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无序状态,即所谓“局部熵减”,这是你的人生责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天躺在沙滩上冥想。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应当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欲望的本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欲望中,又奇怪为什么自己不快乐。我已然认识到,欲望是我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会对欲望保持清醒,这样我就可以慎重选择自己的欲望。我的目标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让自己对生活有一个以上的欲望。当然,我知道,即使只选择一个欲望,我也是在自寻烦恼。
最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较于做一些不是自己百分之百想要做的事情,努力调整欲望更重要。
6、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问题一、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你的第二次生命是何时开始的?又是怎样开始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奋力拼搏,就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得到之后(至少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我意识到,身边跟我一样成功或正在奋力取得更大成功的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幸福。我个人的经验完全符合享乐适应理论:再好的东西,我也很快就习惯了,它们无法再带给我刺激或愉快的感觉了。
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驱使人们劳作,而享乐适应让我们步履不停。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问题二、谁是你心目中的成功人士?
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那些已经超越了游戏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他们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获得任何东西。
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不能独自安静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如果你能坐上30分钟,同时保持幸福的心境,你就是成功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过极少有人能做到。
在现实生活中,内心的平和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总在不断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并顺应现实,是获得幸福的核心技能。
基本上你可以从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前提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而且你对这件事的渴望超过其他一切。
7、嫉妒是幸福的敌人
我认为,生活本身没有那么难,是我们自己把生活变难了。我在生活中努力摆脱“应该”这个词。当“应该”在脑海中出现时,其背后隐藏的是负罪感或社会规训。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会让你变得痛苦不堪。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社会告诉我们:“快去锻炼吧。好好打扮吧。”这是一场多人竞争的游戏,我们做得好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检视。社会还告诉我们:“快去赚钱吧。去买栋大房子吧。”这又是一场外在的多人竞争游戏,参与游戏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检视。而训练自己获得幸福感完全是内在的,不需要外界评判你的进展,认可你的结果。你是在跟自己竞争,这是一场单人游戏。
而现实是,生活就是一场单人游戏。人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独自解读人世间的一切。你的记忆只属于你一个人。你出生前无人在意,你离开人世后也无人在意,你存在于人世间只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
瑜伽和冥想很难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它们只关乎内心,没有外在价值,属于纯粹的单人游戏。
问题一、巴菲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差但自己心里最好的情人,还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好但自己心里最差的情人?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存在内在和外部两套评价标准。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嫉妒别人,只是嫉妒他们的某些方面,而我不可能只拥有我嫉妒的那些东西。我不能只想要那个人的身材、财富或个性。如果要交换人生,我就必须接受对方全部的人生,包括他的反应、欲望、家庭、幸福感、人生观、自我形象等各个方面。你可以接受吗?如果你不愿意与别人进行百分之百的交换,嫉妒就毫无意义。
8、幸福源于好习惯
获取幸福是一种技能,就像懂得营养搭配是一种技能,节食减肥是一种技能,锻炼是一种技能,赚钱是一种技能,与异性交往是一种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技能,爱也是一种技能一样。要掌握这些技能,首先要认识到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下定决心学习技能,你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问题一、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技能?
要掌握获取幸福这个技能,你需要不断试错,通过亲身体验找到哪些方法有用。比如,你可以试试坐姿冥想,它对你有用吗?是密宗冥想有用,还是内观冥想有用?是需要10天的静修,还是20分钟就够了?
问题二、我们该如何打造获取幸福的技能?
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不喝酒、不吃糖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远离社交媒体(脸书,Snapchat和推特)也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而有些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类人群习惯不同。在选择习惯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清楚:这是能增加我的长期幸福感的习惯吗?
不能因为一个人恰好是你的邻居或同事,你就不加选择地跟他成为朋友。最幸福和最乐观的人会选择五只正确的黑猩猩做朋友。
处理冲突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和经常参与冲突的人在一起。我对任何不可持续甚至难以维系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包括人际关系。
获得幸福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幸福,并为之奋斗。这跟选择减脂增肌、为事业奋斗、学习微积分没什么两样。
9、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
试图改变现状是一种欲望。在成功改变现状之前,欲望会让人感到痛苦。所以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外部环境。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段,只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欲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之源。
问题一、为什么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欲望?
如果你一直在想,“我需要这样做,我想要那个东西,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你就很难保持心态平和。
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踟蹰不前,陷入空想:希望改变现状却没有横下一条心去改变,希望转身离开却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去,同时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这种纠结和回避的态度正是人生中大部分痛苦的来源。我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接受。
问题二、你所谓的“接受”是什么样子的?
所谓接受,就是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泰然处之;就是保持心态平衡,大脑专注;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观大势,顾全局,谋长远。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该来的终归要来,有时,正在发生的也许就是最好的。我们越早接受现实,就能越早适应现实。
一个方法是退后一步,回顾经历过的痛苦。我还会把这些痛苦写下来:上次分手,上次生意失败,上次健康出问题,后来都发生了什么?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的成长和进步。
另一个应对小挫折的方法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遭遇挫折时,部分自我会立即做出消极反应。但现在我已经学会自问:“这种情况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吗?”
比如,开会要迟到了,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好处就是我可以放松一下,看鸟观云。而且,我也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在那个无聊的会议上。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
问题三、如何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从根本上说,就是学会坦然面对死亡。
相对于宇宙,你就像一只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你的生命转瞬即逝。如果能彻底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你就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平和感,因为你会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但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最积极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经历的一切呢?
所以,也许1万年、10万年后,人们会说:“哦,对,美国人,我听说过美国人。” 人固有一死,死后万事皆空。所以,好好享受生命吧。对社会做一些积极的贡献。向世界主动释放和传播爱。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让生活多一些笑声。珍视眼前的每个瞬间。承担使命,尽职尽责,不枉此生。
第四章 自我救赎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
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
禅师不能让你冷静。
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
1、选择做自己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许多人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苦苦挣扎,自我鞭策:“我需要做这件事,我需要做那件事,我需要……”不,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 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与你竞争。你永远不会像我一样擅长做我自己,我也永远不会像你一样擅长做你自己。当然,做人要虚心聆听,博采众长,但不要盲目模仿。模仿他人纯属徒劳。相反,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资质技能、专业知识、能力才干、个人欲望,这些是世界上其他人所没有的,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业、项目或艺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和事会与你完美契合。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
要做出原创性贡献,必须非理性地痴迷。
2、选择关爱自己
我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是我的身体健康。对我来说,健康的重要性高于幸福,高于家庭,高于工作。我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起点,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接着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在确保了这些之后,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活动了。
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
问题一、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人类应该遵循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是如何让我们逐渐背离了应有的生活方式的?
就运动而言,人类更应该去户外玩耍活动,而不是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我们本不该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彻底干净的环境中,因为这种环境无法有效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导致过敏频发,这就是所谓的“卫生假说”。
我们本不该每5分钟就拿起手机查看一下社交媒体。当看到别人给我们点赞时,我们会很开心,如果别人留下一句愤怒的评论,我们就会很生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让我们无比焦虑。
当所有人都有病时,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病了。
问题二、你认为哪种运动习惯对你的生活有最积极的影响?
如果你有10个或15个不同的优先事项,都不分主次地被丢到同一个筐里,那就等于没有优先级,最终你一件事都做不成。
我所做的就是,认定我生命中的第一要务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件事的优先级高于我的幸福,高于我的家庭,高于我的工作。一切始于身体健康。
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过程并不重要,甚至连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坚持。
我要重复一遍,每天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坚持做什么是次要的。对个人而言,最好的锻炼就是每天都能坚持去做的那种锻炼。
选择简单模式,人生会越来越困难;选择困难模式,人生会越来越简单。
3、冥想+精神力量
问题一、为什么冥想的力量如此强大?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洗冷水澡的痛苦主要源于进入冷水时的蹑手蹑脚和小心翼翼。一旦站到冷水下面,你就会发现那其实一点儿都不痛苦,只是有点儿冷。身体感觉到的冷跟头脑中想象的冷是不一样的。承认身体感到冷,并直面这种感受,应对它,接受它,但不要因此感到精神痛苦。洗两分钟冷水澡不会要了你的命。
问题二、你现在在进行冥想练习吗?
从前,每次看到发量很少的人,我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哈哈,这个人头发真少。”我为什么要通过嘲笑他人让自己感觉良好呢?我为什么需要感觉自己的发量还不错呢?原因就是,我已经开始脱发了,我很担心自己的头发会掉光,所以才试图通过嘲笑发量不如我的人来获得心理安慰。我发现,我90%的想法都受到恐惧的驱动,剩下的10%可能受到欲望的驱动。
而在练习无选择觉知冥想的过程中,你不做任何决断,不评判任何事情,只是全盘接受。如果能在散步时这样做10到15分钟,你就能达到一种非常平静和感恩的状态。无选择觉知这种冥想法对我很有用。
生活技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尝试冥想。这样,你要么进入深度冥想,要么会入睡。不管结果是哪种都很好。
这些不曾解决的痛苦、错误、恐惧和欲望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像藤蔓一样附着在你的周身,让你失去童年时的好奇心,失去活在当下、乐在其中的能力,失去内心的快乐。那怎样才能把这些藤蔓从身上扯下来呢?答案就是冥想。
冥想并不难。你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坐下来,闭上眼睛告诉自己:“我只想让自己休息一小时。这是我远离喧嚣生活的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我什么都不会做。”“如果有想法喷涌而出,那就任其喷涌吧。我不会与之对抗,也不会进一步思考,既不接受,也不拒绝。
问题三、有没有哪一刻你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控制对事物的理解的?我觉得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控制对一件事的理解和应对。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社会都有沉迷和上瘾的症状。人们追求刺激的行为、心流状态或性高潮,其目的就是摆脱自己的思维,摆脱脑海中的声音,摆脱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
我的最低目标是,不让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发展并被强化。我希望自我意识减弱、变柔和,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当下的现实生活,接受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天真烂漫地欣赏一切。
问题四、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像把自己从一个特定的框架中抽离出来,虽然你还保持着自己的思维,但你看问题的角度已经变了,是这样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组合。小时候,你的基因组合会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同时你的大脑会记录下所有经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此后,你会利用这些记忆预判未来的所有事件,不断尝试预测和改变未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积累海量的偏好。这些习惯性反应最终会变成失控的货运列车,控制你的情绪。但情绪不应该被下意识的反应控制,而应该由我们的意识主动控制。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个人能按照意志调整状态,那就非常有掌控感。
大脑本身就是一块肌肉,可以被训练,可以被调节。但由于社会的随意破坏、随机塑造,大脑已经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了。如果带着觉知和意图审视自己的大脑(这种审视应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长期练习),你就可以分析自己的思想、情绪、想法和反应。在自我剖析、自我了解的基础上,你就可以重新配置自己的系统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写程序。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
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
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冲澡是意外冥想。
静坐是直接冥想。
4、选择自我塑造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问题一、你一生中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我犯过很多错。面对错误,我都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些错误都是那个年龄段难以避免的,当时并不能觉察,只有事后才会显现出来。为了走出错误的阴影,我扪心自问:“当30岁时,你会给20岁的自己什么建议?当40岁时,你会给30岁的自己什么建议?”
我们拥有三观五感、七情六欲,最后与世长辞。如何解读自己的遭遇,完全取决于自己,每个人对这些遭遇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说真的,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是希望自己可以控制情绪波动,多一些宽容和平静,少一些戾气和愤怒。
换作今天,我不会再让自己被这种焦虑和愤怒的情绪控制。我会直接跟当事人谈:“事情是这样的,我准备这样做,我准备用这种手段。这样公平,那样不公平。
再强调一次,习惯就是一切——主导着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思维方式。有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包括如厕、什么时候能哭、什么时候不能哭、什么时候能笑、什么时候不能笑等等。于是,我们逐渐养成了各种习惯——通过后天学习,一些行为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必须先拥有身体的平静。
有人会说:“我想要保持身材,想要健康。现在我太胖了,身材都走样了。”塑形需要锻炼,如果只坚持三个月,是不能养成习惯的,锻炼的效果也无法维持。养成习惯、保持身材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我们每过六个月就要改掉一些坏习惯、养成一些好习惯,当然,具体周期取决于自我改变的速度。
迅速采取行动,并对结果保持耐心。
一旦决定去做,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同时,要对结果保持耐心,因为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都纷繁复杂、充满变数。
5、选择自我成长
我觉得设定具体目标的做法并不科学。史考特·亚当斯有句名言:“要建立系统,而不是设定目标。”运用你的判断力确定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你茁壮成长,然后在周围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由此增加成功的概率。
我不会也不想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我只想尽力通过最高效的方式成为最成功的自己。我想要的生活是,如果能活1 000次,那么其中的999次,我都过着成功的生活。我未必是亿万富翁,但每一次的人生都不差。我做不到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遂心如意,但我建立了自己的系统,确保不合心意的情况屈指可数。
当然,我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受过教育。想要成功,一些先决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很可能你已经具备了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那就是一个正常运作的身体和一个功能正常的大脑。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后想做的,现在就去做,人生没有“以后”。
问题一、你个人如何学习新的学科?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有精神信仰。对我来说,研究宇宙法则是我所能做的最虔诚的事情。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去麦加或麦地那朝圣,向先知致敬,而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能获得同样的敬畏感,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对我来说,这种感受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只学习了最基础的知识,但是我有这样的体验。这就是阅读科学知识的美妙之处。
问题二、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阅读的内容与他人相似,思考的东西就会和别人雷同?”
我觉得现在大家不管读什么,几乎都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
有些人读了上百本解读进化论的书,却从未读过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原著。这个世界上的宏观经济学家多如牛毛,我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读过大量的经济学论文,但是没有读过亚当·斯密的任何著作。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阅读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这么做是为了融入其他猴子,为了适应群体生活。但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社会认可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如果想得到社会认可,就需要去阅读整个社会群体都在阅读的东西。而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能够说出:“不,我就是要做自己选择的事情。不管社会结果如何,我就是要学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问题三、你认为选择离经叛道是损失厌恶心理在起作用吗?因为一旦背离当前的轨道,你就不能确定是在朝着积极还是消极的结果发展,是吗?
正是如此。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所认识的最聪明、最成功的人一开始都是失败者。如果自认为人生失败,被社会抛弃,在正常的社会中没有合适的角色,你就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而不会被能否成功困扰。这样反而更有可能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我永远不受欢迎,我永远不被接受。我已经是个失败者了。反正也得不到别人拥有的东西,我只要开心地做自己就好了。”这样想对开始做事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一些做起来动力十足的事情,只是这些事因人而异。即使是那些所谓“没有动力”的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也会突然充满干劲儿。所以,我认为动力是相对的,你只需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问题四、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开卷有益,尽管读吧。假以时日,你会找到那些你应该读和喜欢读的东西。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拥有说服技能很重要,因为如果能影响自己的同胞,你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我认为,说服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且是可以学会的,并没有那么难。
数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所有复杂的难题。如果想赚钱,如果想研究科学,如果想了解博弈论、政治、经济、投资或计算机,你就需要学好数学,因为所有这些都以数学为核心。数学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语言。
只需要知道基本的统计学、算术等就够了。你应该对统计学和概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6、选择解放自我
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要注意,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成年人”,假装成熟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成年人。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挑选、抉择、取舍。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付诸行动
问题一、你的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例如,从愤怒中解脱的自由,从悲伤中解脱的自由,无须做出反应的自由,无须被迫做事的自由,等等。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
伪装意味着要年复一年地(而不是几分钟)让自己身处烦心伤脑的关系和工作中。
问题二、从期待中解脱出来
如果他人因对你抱有期待而受伤,那就是他们的问题。如果他们和你有约在先,那就是你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只是单方面对你有所期待,那就完全是他们的问题,与你毫无关系。他们会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越早打破他们对你的期待越好。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珍惜自己的时间。你唯一真正拥有的就是时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比朋友更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时间就是你的一切。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能放松下来享受生活。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
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快乐了,别人会问你是如何快乐起来的,他们会从中学到点儿什么,但是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问题三、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什么是愤怒?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表达,是一个人尽可能向对方表明自己有能力使用暴力的情绪表达。愤怒是暴力的前兆。
愤怒就是对情况失去控制时的表现。愤怒是跟自己的契约,你同意让自己陷入身体、精神和情感的混乱,直到现实发生改变。
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惩罚。一个愤怒的人试图把你的头摁到水下,但同时他也在溺水。
问题四、从雇佣关系中解脱出来
那些生活水平远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人享受着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那些忙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无法企及的。
一旦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无论好坏,你就再也不会让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了。
问题五、从不受控制的思考中解脱出来
我正在努力培养一个很重要的习惯,那就是试图叫停自己的心猿。在孩童时期,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可以无忧无虑地活在当下,基本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本能对环境做出反应。我认为这时可谓生活在“真实世界”里。到了青春期,欲望开始萌发,这是你第一次真正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开始进行长期规划,开始大量思考,开始逐步打造身份,培养自我意识,争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举个例子,你走在一条人来人往、有着一千个人的马路上,那么这一千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头脑中喃喃自语。他们不断地评判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头脑中回想着昨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在幻想明天会发生什么。他们唯一没有做的事情就是关注当下最基本的现实。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做长期规划或者解决问题时是好事,对我们完成生存和繁衍的任务也有益处。
但是,我觉得它非常不利于个人幸福。对我来说,大脑应该是仆人和工具,而不是主人。我不应该全天候地受到心猿的控制和驱使。
大脑总会陷入不受控制的思考,我想改掉这个习惯。当然,这并不容易。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
第五章 哲学
1、生命的意义
2、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问题一你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诚实是我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我说的诚实,指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在某些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跟一些人相处时,我们说话要字斟句酌。我不想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不想跟这样的人相处。如果心里一套、嘴上一套,我的大脑就需要多个线程同时处理信息,这样我就无法活在当下,因为每次与人交谈,我都在追悔过去或计划未来。我只想跟一类人相处,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做到心口如一。
在对别人撒谎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撒谎。
另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我不赞成任何短期思维或短期交易。如果生意伙伴在跟他人的合作中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我就不想跟他们合作了。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爱情、健康、活动,还是习惯,都来自复利。我只想选择值得一辈子深交的伙伴和能获得长期回报的事情。
一个价值观是,我赞同平级关系,不接受等级关系。我不想高于任何人,也不想低于任何人。如果我和别人不能像平级那样对待彼此,我就不想和他们交往了。
还有一个价值观,现在我觉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年轻的时候我认为愤怒是好事,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但现在,我喜欢佛教的说法:“执怒就像握了一把要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我不想生气,也不想和愤怒的人在一起。我把愤怒的人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了。我不是在评判他们。我自己也经历了很多愤怒。他们必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去别的地方生别人的气吧,不要影响我。
若要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你先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伴侣
3、理性佛教
问题越古老,答案存世的时间越长。
问题一、你如何定义智慧?
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 如果仅仅通过语言就可以传授智慧,我们今天就不需要努力了
4、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当下
除了当下,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也没有人能够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成功地预测未来。唯一存在的就是此时此地,就是你恰好存在的这个时刻和在宇宙空间里的这个位置。
死亡唯一的真正含义就是不再有未来的时刻。
5、一些原则
1、人生要义:活在当下。
2、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
3、生活中所有的回报都来自复利。
4、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5、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
6、思考的间隙即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