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1.1 学习目标

1) 对比不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之间的异同。

2) 弄清楚专家在我们的信念和推论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3) 阐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4) 辨别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5) 将价值观的作用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

6) 掌握用批判性思维激发对话的技巧。

1.2 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

本书旨在鼓励你学习一项技能,我们认为它能让你活得更精彩。这项技能不是别的,正是“批判性思维”​。但是我们中有些人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在那里,批判性思维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想象的世界里盛行的是以下这些情况:

1)想要说服我们相信某件事的人,总是会向我们解释照他们说的那样做的种种弊端。

2)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对人生重大问题产生困惑,总是很快就能找到一位可靠的专家、权威或大师,并且这些充满智慧的人的观点总是若合符契。一句话,我们根本不用操心该怎么办,该相信什么,因为大师们必定会找到答案。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大师,然后倾听他们的忠告。

3)我们在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总是能平心静气、心无旁骛、举一反三并且兴致勃勃。

我们希望你能意识到,我们实际生活的这个世界,绝不会和上述想象的世界有任何相似之处。

在真实的世界里,各色人等总是坚称我们一定要按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因为他们最懂行,知道我们该穿什么,该吃什么,该买什么,该相信什么。他们宣称自己掌握的是真理,我们必须要接受。他们口口声声说想要帮助我们。他们不肯对我们放手,让我们独自琢磨出自己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1.3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

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如果你指望专家当帮手,助你拨云见日,在纷至沓来的试图说服你的观点中理出一个头绪来,那你就等着大失所望吧。他们只是听起来比实际懂得多。他们自己似乎也深谙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只要他们让说出口的话听起来显得信誓旦旦,你就极有可能会相信他们的说法。所以,他们只挑你爱听的话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你现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专家学者,我们都鼓励你加倍重视他们的意见。只不过,我们要倾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边听一边评估判断,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做出取舍,这一点你很快就会明白。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

1.4 靠大脑理性思考

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掌控自己的信念和结论。与之相对的选择是,谁是我们最后遇到的人,我们就甘愿做谁的精神奴隶。

批判性思维会教你很多技能和态度,让你理性地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并为此感到自豪。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如此,你将了解到我们必须要依赖他人,但又不能来者不拒,必须做出选择。由此,批判性思维会解放你的身心,让你有能力成为自己迈向未来道路上的指导者。

1.5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地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评价,然后做出回应。这需要一整套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会一个一个地学习这些问题,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问题融会贯通,从而找到可以做出的最佳决断。理想的效果是,提出这些问题将会成为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仅是你在书上学会的一套本领。

我们在本书中使用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一术语,指由以下三个维度激活的评估技能

1)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2)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3)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本书的目标就是激发你朝这三个维度全面发展。

提出的问题需要被问对象做出回应。通过提问,我们传达给被问对象的是“我很好奇”​“我想多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请帮帮我”​。这样的请求体现出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批判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所有听到问题的人明白要点,掌握方向。从这方面来说,批判性思维始于个体完善思想的强烈愿望。批判性问题同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它们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助我们一臂之力:

1)客观评价一篇文章或图书、杂志中以及网站上提供的证据,不盲从盲信;

2)评判一场讲座或演说的水平高低;

3)形成自己的论点;

4)完成指定阅读任务后,撰写有理有据的论文;

5)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批判性思维包括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评价性问题,加上在适当时机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1.6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思维方式有以下两个显著优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今后展开更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比较被动,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往往既轻松又快捷,特别是在你看到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运用这种思维更是毫不费力。虽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为你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提供一个有效的起点,但海绵式思维有个严重而又致命的缺陷:对于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观点应该摒弃,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那么最后读到的内容是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

我们相信,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来选择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要做出这个取舍,你就得带着一种特别的态度去读书,即不断提问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作者不断向你兜售观点,而你应该随时准备与之辩论,尽管作者本人并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的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法的模式,在他们想要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有多大价值时可以借鉴。要想在对话的过程中披沙拣金,就需要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和它展开互动。因此这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要想淘出智慧的金子,首先你的淘金盘里得有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价各种论点,我们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也就是说,得有一些信得过的见解才行。

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会怎样做呢?像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取新的知识,但两者间的相似点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找出最佳的决定或最合理的信念。

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找出最佳的决定或最合理的信念。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页的边缘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他时刻和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互动,意在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淘金式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互动式参与,即作者和读者之间、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展开的对话。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愿意赞同别人的观点,但他首先得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

别人话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不会自动跳到你的眼前。作为读者或听众,你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去查究才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不断地提问。最好的查缺补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问。这些问题的一个巨大好处是,即使你对当前讨论的问题知识有限,你仍然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即使你不是育儿专家,你也一样可以对日托中心的管理完善与否提出一些批判性问题。

1.7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也可以用来对自己初始的信念加以评价和修正。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教授对弱势批判性思维(weak-sense critical thinking)和强势批判性思维(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这两个对立的用途。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

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你就在使用弱势批判性思维。为什么说这种思维是弱势的呢?因为以这种方式来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在接近真理和美德。弱势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将把那些意见和你不一样的人驳得哑口无言、乖乖认输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标,会毁掉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道和进步性的特征。

相反,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问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主张。只有强迫自己批判性地看待初始信念,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抱着初始信念死死不放自然容易,特别是很多人都持这样的信念时更是如此,可一旦我们选择走这条容易的道路,我们就极有可能犯下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强势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会迫使我们放弃初始信念。它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对初始信念更加坚定,因为对这些信念进行批判性的检视有时会让我们相信得更坚决。区分强势和弱势批判性思维的另一方法就是对比一下思想开放和思想封闭这两种状态。当我们思想开放的时候,我们欢迎别人对我们的信念展开批评,而当我们思想封闭的时候,我们就会坚决维护自己的各种信念,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勤于练习很重要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你的学习过程变得尽可能简单。不过,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首先依赖于大量的练习。

1.8 价值观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本书所谓的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观念。你会发现,正是人们重视的抽象观念对其选择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在本章中使用“价值观”这个词时,指的是抽象观念,代表某人心中重要和美好的事物。

注意: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观念(常常不曾言明)​。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我们许多最有价值的社会交往或学习经历都始于与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之间的交流。鉴于此,我们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尽量去理解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不同的人的论证方式。

我们最常见的倾向就是只愿听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话,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去抵制这种倾向。我们必须要与这种倾向做斗争。

◎批判性思维者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帮你成为批判性思维者(critical thinker)。而作为批判性思维者,你的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决定。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主要价值观。

1) 自主决断。乍一看,这个价值观好像和鼓励人们注意不同的视角有点扯不上关系。一方面它要我们形成自己的结论,另一方面它又鼓励我们去寻找或倾听那些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见解,这可能吗?当然可能!这两者并不矛盾!在追求自主决断的过程中到底该使用哪些原材料呢?我们当然都想从最多、最全的可能性当中进行选择,否则就有可能遗漏掉某个本该选中的重要选项,仔细听听那些和我们价值倾向不同的人的话,也许就不会有此遗憾。举例来说,美国民主党人如果只听其他民主党人的意见,势必会铸成大错。

2) 好奇心。要想充分利用淘金式思维来立身处世,你就需要多听、多看,真正用心去听、用心去看。其他人有力量驱使你不断向前,将你从当前狭小的知识面里解放出来。要想成为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你就需要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你从别人那里能获得一些真知灼见——符合本书倡导的严密论证的一系列标准。

3) 谦恭有礼。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每周都会犯下很多错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和其他人交流。当我们真诚地自我反省的时候,就会印证苏格拉底说过的那句话:​“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一旦接受这个现实,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至少能填补一部分我们当前认识的空缺。而且,谦恭有礼可以让我们避免一个常见的批判性思维的障碍:相信凡是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心存偏见,只有自己才客观公允。

4)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虽然我们想尊重和倾听其他人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不分轩轾,都有价值。一旦你发现说理透彻、论证严密的人,不论其肤色、年龄、财富、国籍如何,都要信赖他的观点,直到更加透彻、严谨的论证出现为止。

总而言之,你可以基于自己的观点自信行事,对自己的结论不要犹豫不定,但也要留有一点余地,让自己时不时地反省一下: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

任何下决心死抱自己的结论不放手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方式被称作“操控型论证”(managed reasoning),意思就是这种论证方式经过事先挑选,以便得出某个特定结论。

1.9 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

最重要的是,当你使用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时,一定要让别人明白你抱着学习的态度。此外,你要让他们相信你的本意是好的,如果你和他们的意见有分歧,不管这些分歧多么重大和严肃,都不必发展成口诛笔伐来收场。下面我们列举一些谈话策略,使用这些策略,可以让谈话一直继续下去:

1)不妨问一下“你是不是说……”​,确保你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问一下对方,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让他改变想法。

3)提议大家休息一会儿,这样双方都可借此找出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4)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他认为你所倚赖的证据这么薄弱。

5)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把对方最好的理由拿过来跟你最好的理由放到一起,能不能得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6)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双方都认可的其他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双方谈话中产生分歧的起始点。

7)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得体贴他人且平静随和,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你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虚心学习,而不是舌战群英。

8)表情和动作都要表现出谦恭的样子,不要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营造交流的友好氛围

1.10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轻松而又简单地回答复杂问题的理想方式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我们持续不断地受到他人的抨击,他们想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应该怎样生活。批判性思维是我们难得的防御手段,它能帮助我们抵御那些老奸巨猾、固执己见、花言巧语的敌人。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之一就是提出批判性问题。

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在阐述论点时,能做到平允公正、深思熟虑。在我们试图说服别人相信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时,我们不希望写出推理不当的论文或大声喊叫未经检验的观点。我们也不希望只是鹦鹉学舌地重复别人的论点,无论它论证得多么完美无瑕。

当我们说起或写到某人“愚蠢而又无知”时,语气会让人不舒服,甚至可能会让我们的听众或读者,特别是持有不同意见者,把我们拒之千里之外。一旦开骂,我们就降低了自己主张的档次,把它等同于“校园呐喊节”上的叫骂:谁喊得声音最大,谁想出最粗鲁的骂名,谁就赢了。相反,让我们试着用强势批判性思维的语言来塑造我们的论点。这种方式会让听众或读者更有可能“听见”我们。如果我们说话或写作没有接受对象,那我们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一个科学家有了一个想法时,他的第一步不是走出去为自己的想法寻找证据,而是思考想法中每一个可能的错误。

在写作和发言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步骤就是有效地将专家的意见融入我们自己的声音中。由于缺乏自信、害怕犯错、慵懒随性甚至蒙昧无知,我们常常“过度依赖”专家。我们背诵并引用他人的作品,而不是自己辛勤工作,加深理解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一想,我们是否常常读到别人说过的话,被他们分析问题的那种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神来之笔折服、震撼,可能会对自己说:​“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发现的精彩名言也被揉进了我们的写作中。或者,与人争论时,我们是否常常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而不假思索地说出来?这么做很简单,而且听起来也不错。但我们必须记住,虽然鹦鹉学舌并宣称那些观点是我们自己的确实易如反掌,但这样做就标志着我们不是一个好的批判性思维者。

将他人的观点有机融入我们自己的立场中,并有分寸地把控我们的语气,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纳入自己的写作和思考中。如果我们两者都做到了,那么我们更有可能被其他人“听见”​。此外,我们还可以展开高效的讨论,这种讨论能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推动我们的探索和论证向前发展,让我们保持对话而不终止。

2、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学习目标

1)区分论题的类型。

2)发现论题并找到结论。

3)把对论题和结论的识别融入写作中。

在评价一个人的论证之前,我们先要找到他的论证。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要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首先我们必须练习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可以把论题看作激发讨论的问题,把结论看作作者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阅读下面的段落,看看你能不能在其中找到论题和结论:

尽管手机给人们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使用手机也存在可怕的弊端。例如,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美国有些州觉得有必要通过法律,强制规定人们在开车时不准使用手机,违者将面临巨额罚款,以此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面对日渐增长的滥用手机人口,我们需要施加更加严厉的惩戒才行。

写这篇文章来评价手机的人很想让你去相信某个观点。但他到底想让你相信什么观点,我们又为什么要相信这样的观点呢?

读完本章以后,你应该能比较自如地回答我们提出的第一个批判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注意: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原动力。

2.1 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此时此刻,识别出你通常遇到的两类论题将大有裨益。以下这些问题展示了其中的第一类论题:

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

导致家庭暴力的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以上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它们的回答无一例外地都要描述某一事物过去、现在或将来客观是什么样的。比如说,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可能是“一般来说,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比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学起数学来更得心应手”以及“长期酗酒是引发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

这些论题都属于“描述性论题”(descriptive issues)。它们在图书、杂志、互联网、电视节目中较为常见,反映了我们对世间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其秩序的好奇。

注意:描述性论题是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二类论题的一些例子:

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

对骗取医疗补助的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这些论题都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它们提出的都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它们需要的是规定性的答案。因此,我们将这些论题称为“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社会论争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

注意:规定性论题是指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2.2 寻找论题

我们该怎样着手确定基本的问题或者说论题呢?有时这很简单:写作者或发言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或者,你可以在文章的正文中找到论题,通常在文章的开头甚至标题中就可以找到它。如果论题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会有一些提示性的话语。

可惜的是,论题中涉及的问题并不总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从其他线索中去推断。例如,很多写作者或发言者会对他们关心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回应,例如发生在校园里的一系列暴力事件。问一问“这个人是在对什么事进行回应”常常能帮你找出文章或发言的中心论题。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线索是作者的背景,例如他所属的组织机构。所以在你想要确定论题的时候,有必要去查一查写作者的背景信息。

在识别论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存在且只存在一种正确的陈述论题的方法。一旦你找到整篇文章或整个发言都在论述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和该文章(或该发言)间的联系,你就已经找到了一个引发了争论的论题。只要确定你所谓的论题符合“论题”的界定标准即可。

在论题没有直截了当地陈述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必须先找到结论,才能确认论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结论之所在——这通常是一个比较难的步骤。

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注意:所谓结论,即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接收的信息。

2.3 寻找结论

要找到结论,批判性思维者首先就要问“作者或演说者想要证明什么”或者“他们表达的要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同样,写作者或发言者对所提问题进行的任何解答也都是结论。

寻找结论,其实就是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他希望你相信他在其他陈述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简言之,有说服力的交流或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指结论,​“乙”指结论的支撑材料。这个结构代表了推论的过程。

结论是推论出来的,它们来源于论证。结论是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的观点。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事是真的或应该去做某事,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那么这一断言就不能被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任何能让人相信的基础信息。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要想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和倾听,理解结论的本质是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你是否明白为什么用作支撑材料的观点并不是一个结论?它之所以不是结论,是因为它被用来证明别的观点。记住:你相信一个陈述(结论)​,因为你认为它得到其他观点支撑,这就是推论。当人们从事这一思维活动时,他们就是在进行论证,而论证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

有时候,和我们交流的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依靠推断来找到结论:根据作者摆出的种种观点,推断他想证明什么。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一旦你找到结论,就要将结论作为评价的重点。结论是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选择的“终点站”​。接下来,你关心的问题是:​“支撑这一断言的材料是否足以让我接受这个结论?​”

2.4 找出结论的5条线索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总是对论题的回应,知道论题是什么将有助于找到结论。我们已经讨论过怎样确定论题。首先,看看文章的标题;其次,看看文章的开头几段。如果这些技巧都不管用,那就有必要接着往下浏览几页。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indicator word)引导,指示词表明结论即将出现。看到指示词的时候务必提高警惕,接下来出现的很可能就是结论。下面,我们为你列举一些该类指示词:

·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thus)

·因此得出(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shows that)

·证明(proves that)

·告诉我们(indicates that)

·事情的真相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结论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现。首先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些写作者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一开始就说出自己想要证明的东西。另一些写作者则喜欢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概括出结论。如果你在读一篇冗长而又复杂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那么不如直接跳到结尾去看结论。

线索四:记住结论不是什么。以下这些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

·例证 ·数据 ·定义 ·背景材料 ·证据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写作者、发言者或者网站常会在某些论题上持一种可以预测的立场。如果有些文章的结论不太明显,那么其来源可能存在的偏见和作者的背景信息就可能是特别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尤其要留心那些和写作者或发言者可能有关系的组织机构的信息。

3、理由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认识论证中理由和证据的作用。

2)理解论证的属性。

3)区别理由和结论。

为什么有人会做出某个决定?为什么有人会持有某个观点?我们总是感到好奇,​“理由”为我们的好奇心提供了答案。看看下面的几个陈述:

1)强加给大学生的债务被转化成银行的巨大利润。

2)蜈蚣的蜇伤比大多数蛇的咬伤更危险。

3)音乐的力量巨大无比,它改变世界的力量比所有政治领导人加起来还要强。

以上三个断言都缺少了点什么。我们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以它们现在的形式,我们既不能说它们经不起推敲,也不能说它们经得起考验。这些断言都不包含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不能证明我们为什么应该同意它们。因此,如果我们听到有人提出以上任何一个主张,都只有干瞪眼,迫切想要知道其所以然。我们没有依据来决定是否同意这些陈述。

以上陈述所缺少的正是支撑断言的理由或者证据。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证据则是支持断言的另一个基础,它由一系列事实组成,这些事实有助于使听众或读者相信你的理由是可靠的。

我们在第2章里已经介绍了一些必要的方法,教你怎样找到论证“大厦”的两块柱石——论题和结论。本章主要介绍找到论证大厦的第三块柱石——理由的各种技巧。第7章和第8章将重点讨论不同形式的证据,它们辅助理由以支撑一个强有力的结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论证的支撑结构被称为论证的依据,即理由和证据。

如果写作者有个结论希望你接受,那么他不但要提供论证的依据来说服你相信他的结论是正确的,还要说明为什么他的论证的依据能够证明这个结论。

判断一个人是否理性,其主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各种信念是否都有适当的证据来支撑,当这些信念有一定的争议时更是如此。请记住: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批判性问题:理由是什么?

理由和结论相结合,就构成我们在第2章中所定义的论证。有时候,一个论证只由一个理由和一个结论构成;但更常见的情形是,很多理由会被用来支撑一个结论。所以当我们谈到某个人的论证时,我们可能指的是一个理由以及相关的结论,也可能指一整套的理由以及它们想要证明的结论。

注意:理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

注意: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事实。

论证本身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加以注意:

· 论证必有其目的。人们之所以展开论证,是因为希望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事或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行事。因而论证需要别人对其做出回应。不论我们的反应类似于海绵还是淘金者,我们一般总会做出回应。

· 论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我们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来判定一个论证的质量高低。

· 论证有两个明显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支撑它的理由。两者当中如果有一个我们找不到,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评价这一论证的机会。我们自然无法对找不到的东西做出评价。

最后一点值得进一步强调和说明。心急火燎地展开批判性思考并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过,在一个聪明人和另一个聪明人说话时,他们都会总是先说“等一等”​。花点时间找准论证之所在,然后再去评价我们听到或看到的那些话,这样对提供论证的那个人才够公平。

3.1 为什么相信这个结论

找出理由的第一步,就是在接触每个论证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你已经找到了结论,现在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结论有道理。如果一个陈述回答不了“为什么写作者或发言者相信这个结论?​”这个问题,那么它就不属于理由。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必须被立论者用作结论的支撑或依据,才能起到理由的作用。

注意: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切记!评价之前要先等一等!!!!

3.2 通过提示词寻找理由

请记住: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成立是因为乙”​。

·由于(as a result of)

·研究显示(studies show)

·因为这个事实(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因为这个原因(for the reason that)

·由以下材料支撑(is supported by)

·因为证据显示(because the evidence is)

3.3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有很多论证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有时候,成套的理由只是用来支持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被当成另一个结论的主要理由。理由可能会由其他理由来支持。面对复杂的论证,当你想批判性地评价自己看到或听到的内容时,你常常发现自己很难在脑海中将论证的结构清晰展现出来。要想克服这一难题,你就要设法组织材料,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以逻辑性的方式重新编排。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一旦你找到理由,随着阅读或倾听的不断深入,你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些理由。结论能不能站住脚主要取决于给出的相应理由扎不扎实。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论证!

◎ 谨防操控型论证

我们在第1章里警告过弱势批判性思维带来的危险。当你注意到有人似乎在编造理由(甚至是当场编造理由)​,仅仅因为他们想以此来捍卫自己所持的观点,这时你就应该在心里不断发出警示信号,提醒自己注意弱势批判性思维的局限性。如果有人急于和你分享他的观点,好像其观点是确凿无疑的结论,可一旦被问及有哪些理由,他就变得一脸茫然或恼羞成怒,那么这很可能是弱势批判性思维惹的祸。

操控型论证就是指以一个结论开始的论证。然后提供论证者选择理由和证据,它们发挥着特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在于这些证据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而在于它们有助于听众或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故事,使这个故事朝着预先确定的结论行进。你可以这样理解操控型论证:想象一个人态度坚定,持有先入为主的结论,他在“信息超市”中“采办”理由和证据的目的仅在于增加分享预期结论的人数。

操控型论证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律师在对抗制的司法体系中的行为。当客户跨进大门的时候,律师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个特定的结论,他被请求必须接受这个结论。一旦建立了代理人-委托人关系,律师的道德任务就是积极地提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论证。这与科学家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科学家可能对一个实验将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有一种预感,但他最终的结论由这样的规则所决定:先有理由和证据,后有结论。

操控型论证:我有我的结论,现在我需要找出理由。

3.4 像批判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在我们写作或发言时,我们会用自己的结论来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其他人能够分享或至少留意到我们结论中所蕴含的智慧。

论证伊始,我们得界定好论题:我们要探究的具体问题到底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想要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这个结论可能是试验性的。听起来很简单:找到问题然后回答它!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这其实并不简单。

在我们自己的写作和发言中,什么是一个好的论题?什么是一个好的结论?

· 清晰而有趣的问题;

· 重点突出、阐述明确的结论;

· 有理由和证据支撑的结论,而且大多数人会觉得理由和证据有说服力;

· 回应论题的结论;

· 容易让读者或听众找到的结论。

要实现清晰晓畅,得具有几个要素:

1)指示词;

2)经过研究并聚焦主旨的话题;

3)明确支撑结论的理由;

4)文章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布局。

虽然组织一篇文章或一篇发言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一些一般规则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1) 把论点放在引言里,用指示词突出,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重复一下这个论点,稍微修改一下论点的措辞。

2) 确保每条理由都能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前文中我们曾经指出,身为读者的我们应该不停地问“为什么写作者或发言者相信那个观点”​,而作为写作者或发言者,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作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相信自己的论点?如果我们所陈述的理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舍弃它,或者我们需要更充分地展开陈述,这样理由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3) 使用指示词来介绍我们的理由和证据(本章的前面提供了一个列表)​。

可以把论题、结论和理由看作论点的骨架。骨架越坚固,论据越有力。

4、哪些词语意义不明确

学习目标

1) 意识到大多数字词有多重含义。

2) 说明在批判性地评价一个论点之前,发现字词意图表达的精确意思的重要性。

3) 展示如何说明模糊性亟待澄清。

准确辨认出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你在决定是否同意别人观点时的一个必要步骤。如果你没有仔细核对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词或短语的意思,那么也许你回应的观点根本就不是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批判性问题:哪些词语是模棱两可(有歧义)的?

4.1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想一想“自由”​“淫秽”和“公平”这些词的多重含义吧。这些多重含义在判断一个论证的价值时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例如,如果有人指出某本杂志根本就不该出版,因为它内容淫秽,只有在你了解到写作者所指的“淫秽”的准确含义之后,你才能评价他的论证是否可信。在这个简短的论证中,结论和支撑的理由都很容易找到,但我们很难判断论证的质量,因为“淫秽”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不明确。这里,我们要警示大家: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所听到的言论的含义,因为我们总以为词语的含义都显而易见。

我们在读书、听讲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推动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可能对发言者或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不得要领。我们说一个词语或短语意思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我们才能判断论证是否恰当。

4.2 找准关键词

确定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清楚的第二步是要找到在对写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的判断中,哪些词或短语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说,要找出论证结构中的关键词。找到这些关键词后,你就能判断它们的意思是否含糊不清。

在寻找关键词或短语的时候,你应该牢记寻找它们的原因。因为有人要你接受他的结论,所以你才去寻找那些影响你接受这个结论与否的词或短语。这样说来,你应该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这些词或短语。对于那些并未包括在基本论证结构内的关键词或短语,你就可以把它们“从淘金盘里扔出去”​。

在寻找关键词或短语时还有个好帮手,那就是牢记下面这个原则: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为了避免在使用“抽象”这个术语时意思不明确,我们这样来给它下定义: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具体的事例越遥远,它也就越抽象。因此,像“平等”​“责任”​“色情”和“侵犯”这些词,就要比“同样有机会获得生活必需品”​“直接引发某个事件”​“男女生殖器图片”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这些短语抽象得多。后面这些短语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图像,所以表意更明确。

4.3 检查有没有歧义

第一个障碍是你自认为理解的和写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在开始寻找之前,你就要避免这种和写作者心心相印的想法。你要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第二个障碍是认为词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很多词语都不是这样。因此,别忘了问自己:​“这些词语或短语是否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做一个如下的测验,你就可以肯定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意思不明确的重要词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你能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含义,并且每种含义放到这个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都能说得通,而采用不同的含义会使这个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力大受影响,那么你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因此,要判定你是否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代入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力产生重大影响。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前面一段需要你全神贯注地加以细读。它详细说明了使用这个关于歧义的批判性问题的具体步骤。在按照这个步骤来做之后,你就可以向自己或其他人说明,为什么这个论证过程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你也想相信别人说的话,但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就是不肯轻易同意他的论证过程,直到他将影响论证过程的那些意思不明确的地方解释清楚才行。

4.4 判定歧义

现在就让我们利用上文提到的线索,来帮助我们确定立论者使用的哪些关键词意思不清楚。请记住,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你要不断地问:​“写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尤其要注意写作者对抽象词语的使用。

请记住一开始就要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要控制自己,不要一遇到含义模糊的词,马上就全部记下来。对一名批判性思维者来说,只有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含义模糊的词才是重要的。

4.5 根据上下午找出真正含义

写作者和发言者很少会给关键词下定义。因此,想理解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唯一可以依靠的线索就是这些词语的上下文语境。这里所说的语境,意思是指写作者或发言者的背景、这一词语在某一争论中的习惯用法,以及位于歧义词前后的其他词语和陈述,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为潜在的关键词或短语的意思提供了线索。

如果你想搞清楚一篇文章中“人权”这个词的意思,你就要先问自己:​“人权到底是些什么权利?​”如果你检查这个词出现的语境之后,发现作者是挪威政府的一位主要领导,那你基本可以确定他心目中所谓的“人权”是指就业权、免费医疗权和房屋居住权。而一个美国参议员所说的“人权”​,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他心目中的“人权”可能是指言论自由、宗教信仰、旅行以及和平集会的权利。注意这两个版本的“人权”并不需要彼此一致。一个国家可能在保障一种形式的“人权”的同时侵犯另一种形式的“人权”​。你必须设法通过检查语境来弄清楚这些词的确切含义。

4.6 字典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景

前面的讨论让我们明白,要找到并解释清楚歧义词,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些词可能包含的多重意义。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同义替换(synonyms)、举例说明(examples)以及我们所谓的“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举例来说,对“焦虑”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1)焦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2)焦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观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3)焦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出现滑坡。我在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认为他们在这儿根本没有看到什么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

弄清上面这段文字中“教育质量”这个短语的意思非常重要。如果你在字典中查“质量”这个词,你会发现它有很多种意思。考虑到这个词出现的语境,它在这里最恰当的意思就是“杰出度”(excellence)和“优越性”(superiority)。​“杰出度”和“优越性”是“质量”的同义词,而且它们同样抽象。你仍需要准确地了解“杰出度”和“优越性”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教育是“质量高”还是“杰出度高”呢?理想的情况是,你想让写作者准确地告诉你,他在使用“教育质量”这个词的时候,到底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你能不能想出这个短语的一些不同的定义方式呢?下面我们就列出了“教育质量”这个短语可能存在的几种定义:

学生的平均成绩。

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人数。

考试过关通常要付出的工作量。

4.7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你没有义务去回应那些表述不清的观点或选择。如果有朋友说你应该去选修某一门课,因为这门课的确“与众不同”​,但他却不能告诉你不同之处在哪里,那你就没有接纳或拒绝这个建议的依据。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论证画面,那他就没有权利强迫你相信他。

4.8 像批判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为了降低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影响到我们的正常交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 在论题和结论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和/或解释它们。

2) 在理由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和/或解释它们。

3) 识别核心论点中的抽象词,一个词越抽象,我们就越有必要澄清它。

4) 问一问:​“那些与我持不同意见的人,可能会如何用不同方式来定义这些术语以支持他们自己的论点?​”

研究表明,幸福感会随着人们选择的增加而降低。在实验中,当受试者面对1个、5个或10个选择时,实验人员对其脑内啡的释放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选择越多,脑内啡的释放量就越少。

另外,请记住,我们只需要定义那些对我们的论证具有核心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可能是模棱两可或是抽象的。我们不需要定义我们使用的每一个词或短语。

最后,人们很容易认为,定义和解释词语的过程会令人感到无聊,甚至枯燥乏味:这是一项查阅和抄写字典的乏味任务。请试着把这样的练习看作厘清自己思路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对于结论而言,文字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长相砥砺,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

5、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学习目标

1) 解释找出隐含在论证中的假设的重要性。

2) 识别论证中的价值观假设。

3) 区别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之间的异同。

4) 理解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5) 运用线索找出描述性结论。

任何一个想说服你相信某个立场的人,都会尽量拿出与其立场相一致的理由。换句话说,理由和结论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说法。因此,乍一看,几乎每个论证都显得“言之有理”​,其外表结构看起来都显得完美无缺。但是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证明或支撑其结论的观点。有些内在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提供了一个不可见的结构,使可见的结构说得通。因此,就理解和评价论证而言,本章关于假设的讨论可能是本书最有影响力的部分。让我们思考下面这个论证,看看假设的隐蔽结构到底有多重要。

批判性思维者相信,自己做主、遇事好奇、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而又有理有据地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观点或采取哪些行动。

当你努力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面临的任务在很多方面都像没有亲眼看到魔术师的表演诀窍,就自己动手去复制那个魔术。你眼看着手帕被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玩的是什么把戏。要理解这个魔术,你就得搞清楚魔术师暗地里的那些把戏。同样,在论证中,你也要找到那些暗藏的把戏。实际上,这些把戏就是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或信念。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要全面理解一个论证,你就得找出这些假设。

假设具有下面这些特征:

1) 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大多数情况下如此)​;

2) 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 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

4) 可能具有欺骗性。

假设的关键属性

5.1 到哪儿去找假设

在寻找假设的时候,你应该在什么地方找?怎么找?每本书、每场讨论、每篇文章里都有无数的假设,但你需要关心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你一定记得,一个论证的表面结构由理由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你需要关心的只有影响到论证结构的质量的假设。因此,你可以限定寻找假设的范围,只在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到的论证结构中去寻找这些假设。

具体来说,你可以在两个地方寻找假设。其一,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连接假设)​;其二,在理由中,寻找理由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假设。

我们首先向你介绍价值观假设,然后介绍描述性假设。两者在形成论证的过程中都极为重要。

注意: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注意,理由和结论部分也是我们寻找重要歧义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表现出对文章或发言中理由和结论的充分尊重和重视。

注意:所谓假设,就是一个通常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写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

5.2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假设

为什么有些很讲道理的人会怒斥说堕胎就是谋害生命,而另一些同样讲道理的人却把堕胎看作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一任美国总统,不管其政治信仰如何,最终都会和媒体大打口水仗,喋喋不休地争论该不该公布那些他不愿公之于众的政府信息?

存在这些不同结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观的冲突,或者说由不同参照系衍生出来的不同价值观。
对于道德论证或者说规定性论证,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理由,进而影响到他的结论。例如,有一所重点大学最近宣布要裁掉100名教职工。学生的反应立刻变得很负面,闹出的动静非常大,这种反应源自他们关注的价值观,如公平(对被裁的教职工)和可信度(学校承诺过要保持一定的班级规模)​;但是大学行政机构所依赖的价值观却是高效和节俭,这是他们采用的削减经费策略的基础。

实际上,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论证过程中,各种理由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下面这个例子展示了价值观假设在一个规定性论证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不应该让消遣性毒品合法化。这些药物引发了太多的街头暴力和其他犯罪行为。

注意,这里的理由只有在假设大家都认为公共安全比个人责任更重要的情况下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价值观假设对于这样的论证非常重要,因为它在幕后指导着论证的过程。和你交流的人可能意识到了这些假设,也可能根本意识不到。你应该养成习惯,一定要找出理由赖以成立的那些价值观假设。

我们这里所谓的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当写作者对社会论争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倾向(value priority)或者说价值偏好(value preference),这些倾向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假设。要找出这些价值倾向,你需要较好地把握价值观的含义。

5.3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选择哪一个

要找出价值观假设,我们不能仅仅简单罗列一个个价值观。你的很多价值观别人也一样认同。例如,几乎每个人都说办事灵活、愿意合作和待人诚实这些价值观较为可取,不是吗?

再看一次价值观的定义,你就会发现,从定义来看,大多数价值观都在每个人罗列的清单上。因为很多价值观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所以价值观本身并不能做理解的有力向导。能让你对一个规定性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回答的,是你对所持的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同度。

想一想当一对对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抵触的时候,我们对这些论争的回应,就能理解我们对特定价值观持有不一样的认同度。发现大多数人都既看重竞争又看重合作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但当我们发现在竞争和合作发生冲突时,一些人偏向于竞争而非合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规定性的选择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一个人常常不会明说对特定价值观的偏好,但是这个价值偏好一定会对他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为这一结论辩护的方式。这些没有明说的对于价值倾向的主张所起的就是价值观假设的作用。有些人称这些假设为价值判断(value judgment)。认识到人们对产生冲突的价值观或多种价值观的相对支持程度,你就既能进一步理解阅读的材料,又能为最终评价这些规定性论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我们把价值倾向和价值偏好作为同义词使用。

当你在一个论证中发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偏好时,不应该期待这个人在讨论不同的争议话题时还会持有相同的价值倾向。离开了讨论的问题,一个人也就不再持有同样的价值倾向。与论争相关的语境和事实问题也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某个价值偏好的忠诚度。我们持有的价值偏好只会坚持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有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自由选择比集体福祉更重要(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穿印有国旗图案的服装这一话题时)​,但是当他看到可能会对集体福祉造成极大损害的行为时(例如在讨论一个人在有很多亲人丧生于种族大屠杀的集体里发表种族歧视演说的权利这一话题时)​,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价值偏好。换言之,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在一种情况下适用,可一旦规定性论题的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我们就有可能出现非常不同的价值倾向。

5.4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如果你能意识到典型的价值观冲突,你就能更快地认出一个写作者在得出特定结论时做出的价值观假设。我们列举了一些伦理道德论题上常见的价值观冲突,而且提供了可能出现这些价值观冲突的论争例证。在识别重要的价值观假设时,你可以把这些列举出的价值观冲突作为出发点。

在识别价值观冲突的时候,你常常发现在某一个论争中,似乎存在好几个价值观冲突,并且它们对形成结论似乎都很重要。所以在你评价一个论争的时候,请尽量找出几个价值观冲突,以此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看法。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和论争的具体例证

5.5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我们已经说过,要找到价值观假设,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就是检查一下作者的背景。尽量找出像写作者或发言者这样的人通常持有的价值偏好,越多越好。他是公司高管、工会领导、共和党官员、医生,还是公寓的一个租客?这样的人最希望保护的是什么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本身自然没什么错,但是这样的追求常会限制一个作者所能包容的价值观假设。例如,一个大烟草公司的总裁就不大可能特别重视对敏感人群的同情,如果对同情弱势人群的偏好取代了对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关注,就有可能导致他丢掉饭碗。因此,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如果想一想像他这样的人可能做出的价值观假设,就能很快发现他的价值偏好。

这里要注意一点:并不是因为一个人身为某个团体的一员,所以他就一定会认同这个团体的特定价值观假设。如果你以为一个团体中任何一员的想法都完全相同,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都知道商人、农民、消防员在讨论具体论争时,彼此之间常常意见不一。在你调查发言者或写作者的背景以作为判断他的价值观假设的线索时,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个线索而已,并且和其他线索一样,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你需要小心谨慎地对它加以利用。

5.6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假设的线索

在规定性论证中,对某个论题采取的每一种立场都会指向不同的结果或后果。每个潜在的后果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发生,每个后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可以接受或难以接受。

某个结论对应的后果是否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对于一个论证来说,结论到底可不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各种潜在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后果受重视的程度。因此,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倾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可取,那些被抛弃的理由本可以从论题的反面进行论证。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根本就不该建核电厂,因为核电厂里那些危险的核废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这里提出的反对理由是建造核电厂带来的较为具体的潜在后果。作者明显将环境污染视作极为不可接受的后果。为什么这个后果在作者的思想中占有这么大的分量?防止污染有助于实现哪些更普遍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猜测,作者很可能特别重视公众健康或环境保护。如果换成另一个人,那么他在这个论证里可能会强调完全不一样的后果,例如核电厂给消费者的供电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什么?很可能因为他非常注重效率!因此,只有当一个人选择的价值观假设是公共健康或环境保护比效率更重要时,上述理由才能支持结论。

可见,判定价值观假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问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个人如此看重他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或结果?​”

5.7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方法

另一个找出价值观冲突的有用技巧就是反串。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争辩中的这些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些什么?​”如果有人说我们根本不应该用猴子来做实验,你就应该问问自己:​“如果我要为用猴子做实验辩护,那么我应该关心些什么?​”

最后,你应该经常看看,不同的意见是不是来源于以下这个价值观冲突:个人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和这种行事方式给集体福祉带来的影响之间的冲突。很多论证隐含的立场都和这个几乎无处不在的价值观冲突有关。我们能够回忆起无数个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思考活动需要我们去衡量这两个重要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质疑在公立学校里使用金属探测器对学生进行安检的时候,我们构建论证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学生的隐私权,然后我们又想到,如果有学生携带武器来学校,这势必会威胁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接着,我们尝试在这些价值观之间权衡,如在这个例子里,单个学生的隐私权是否应该比其他学生在校期间的福祉更值得被保护?这一价值冲突还涉及哪些论题?

5.8 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

我们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来源,比如说媒体、我们所在的大学和结交的朋友,都很少会告诉我们隐藏在他们观点下面的价值观假设。很多情况下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假设。我们很少会听到这样的话:​“根据我的价值偏好……”真是太糟糕了!认识到别人的价值观假设及其价值偏好的根据,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更能理解人们所持立场的来龙去脉。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在你发现一个价值观假设后,你该拿它怎么办呢?首先,回想一下每个批判性问题的目的:使你最终能够评价论证!你知道,有思想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假设,你有权质疑为什么他人会做出特定的价值观假设。因此,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可以向他人指出这一点,即任何一个进行论证的人,都有必要提供一些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应该接受这个论证中暗含的特定价值观假设。

5.9 价值观与相对性

我们并不想在本章中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价值偏好就像冰淇淋一样,既然我选择了最爱吃的蓝莓奶油口味,你就没理由劝我说选择柠檬戚风口味更明智。冰淇淋的口味选择纯属个人喜好,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不就行了?

相反,选择价值偏好需要进行论证。这种论证可能有凭有据、考虑周详并且细致入微,也可能草率马虎、固执己见。因此,价值偏好需要有一定的理由,这样,批判性思维者才能加以考虑。一个价值偏好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和证据,恰如所有其他的结论都需要理由和证据一样。

5.10 找到描述性假设

当你找到价值观假设的时候,你心里已了然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什么样的目标在他看来最重要。但是你并不知道他对世界的本质及世人的本性是怎样认识的。比如说,世人一般都是懒惰的还是喜欢追逐成就的,是喜欢合作还是喜欢竞争,是由生理结构控制还是由成长环境控制,是自私自利还是无私奉献,是理性还是异想天开?他的外显论证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同时也取决于上述这般的想法。这些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就属于描述性假设,它们同样是一个论证必要的隐藏构成因素。

批判性问题:这里的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所谓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规定性假设或者说价值观假设,你应该还记得,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5.11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结论:这种型号的汽车肯定能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

理由:这种型号的汽车在各种情况下性能都很不错。

论证到这儿还没有完成。我们知道,一个理由自身并不具备与结论之间的直接联系,必须通过其他特定的观点(通常是没有明说的观点)才能与结论产生联系。这些观点如果是可信的,就证明可以把这个理由作为结论的支撑。因此,一个理由能否证实结论,或者说是否与结论有关,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如果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是描述性的,我们就称之为描述性假设。下面我们就为上述论证提供两个这样的假设。

假设1:年复一年,某型号汽车的质量始终如一。

假设2:将要使用新车进行的驾驶,和推荐这辆车的人以前进行的驾驶属于同样的类型。

我们可以把这种描述性假设称为定义性假设(definitional assumption),我们想当然地认定一个词的意思,而这个词可能有不止一层含义。因此,我们要寻找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描述性假设就是定义性假设,即我们想当然地认定一个可能有多重意思的词代表其中的一个意思。

一旦找出连接假设,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结论可以从那个理由中推断出来有什么根据?​”接下来自然要问:​“有没有什么接受这些假设的根据?​”如果没有,那么对你来说,这个理由就不能证实其结论。如果有,那么这一理由就为结论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撑。因此,当你找出连接假设并且有可靠的理由以相信这些假设时,你就可以说,这个论证非常严谨。

注意:描述性假设就是一种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

你在寻找价值观假设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找立论者自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让他的理由能支撑相应的结论。因为写作者和发言者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假设,所以他们自觉的信念往往和你确认为潜在假设的想法大不一样。

5.12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找到描述性假设并借助它们评价其所支撑的论证,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能,要培养这种技能,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对一些较为常见的描述性假设变得特别敏感。这些假设在我们的思维里特别常见,一旦你学会如何寻找它们,就会开始理解它们影响我们思维的力量。而一旦你变得善于识别它们的影响力,就会更加迫不及待地让识别这些关键假设的能力成为你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

  •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主要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假设是“躲在帘幕背后的大象”​,决定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以及对哪些人给予责备和赞许。
  • 发言者或写作者是个典型人物。当有人做出这样的假设时,他就是在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品味来直白地推论。
  • 这个世界是公正的。这个假设隐藏在幕后,支撑着论证的形式:某件事应该是真的就意味着它必然会是真的。我们觉得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这种形式的论证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谬误”(romantic fallacy)。
  • 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今后它还会发生。这种假设代表着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过去所持的一种不加评判、过于简单化的反应。
  •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这种假设让我们很难去支持为别人谋福利的法律或政策;也就是说,它抑制了我们对弱势者的共情。这个假设还让我们很难去欣赏文化多样性。

请注意,以上每个描述性假设都是有争议的,也就是说有理性的人对于这些假设的准确性持否定的态度。批判性思维者应该了解,当人们做出这些假设时,我们应当要求他们解释一下原因,然后我们才能评价完整的论证,而不只是可见的部分。

5.13 找到假设的线索

在寻找假设时,你的任务是通过填补缺失的纽带来重建论证的过程。你需要补充一些观点,让立论者的论证显得“有道理”​。一旦有了一幅完整论证的画面,囊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所有因素,你就能在判断这个论证的强弱时更加游刃有余。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你为什么寻找这些假设?因为你想让自己可以判断理由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结论。为此,一定要去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心里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将他的理由和结论联系在一起。你要不断追问:​“你是如何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问他:​“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什么条件成立才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会发现问一下“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然是错误的”将很有帮助。

找一找这种鸿沟,对发现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都会有帮助。

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有时候立论者在给出理由时没有提供外显的支撑,但这不一定说明理由没有道理。理由有没有道理,主要取决于立论者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能不能被接受。这些想法就是描述性假设。下面这个简短论证的提纲就提供了一个例子。

结论:高中英语班级里的所有学生至少应该看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

理由:直接体验和感受莎士比亚的著作会大有裨益。

必须要以什么样的想法作为假设,才能让这个理由被人接受?我们必须要假设:

1)表演必须非常到位,准确反映莎士比亚在著作中表达的内容;

2)学生会理解这部戏剧,并能将它与莎士比亚联系起来。

1)和2)这两个想法都必须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才能让理由被人接受,理由因此才有可能支持得出的结论。

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如果你想象要为这个结论辩护,那么找出作者的假设通常就会容易得多。如果有可能,尽量将自己放在得出结论的这个人的位置。了解他的背景。如果一个煤炭公司的高管说,露天采矿对自然环境的美丽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那他很可能持有这样的信念:露天采矿对国家而言大有好处。这样他就有可能对“美丽”的定义持有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和他的论证一致,而“美丽”的其他定义则可能会引发对露天采矿的强烈谴责。

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如果你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无法找到假设,不妨换换角色。问问自己,为什么别人会不认同这个结论。什么样的论证会让别人不认同你正在评价的这个结论?如果你能扮演一个不接受这个结论的人的角色,你就更容易识别论证的外显结构中隐含的那些假设。

5.14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假设带入论证中。若不仔细考量,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和假设。​(即便仔细考量,我们仍难免有所遗漏。​)

我们在形成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论证时,必须认识到一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我们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的,这些因素包括我们是谁、如何被抚养长大、受教育经历、宗教背景、家庭和朋友圈。在我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里,这些因素会引导我们做出决定、形成信念,这一过程不一定运用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见,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所持立场背后的价值观,也没有反思过哪些价值观对我们而言更重要。更复杂的是,我们其实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区别不在于我们所秉持的价值观,而在于我们对价值观的排序。

还记得这一章开头的例子吗?有人论证说警察需要依法在公共场合禁止醉酒闹事。我们讨论了这个结论是如何将社会责任置于个人责任之上。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写到或谈论这个论点时不会感到不适,因为乍一看,谁不会反对公共场合醉酒,支持警察执法呢?但是,执法真的反映了我们潜在的信念吗?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我们会把社会责任置于个人责任之上吗?或者,我们是否认为其他某种价值观更有可取之处呢?例如,或许你会认为教育醉酒者、鼓励其承担个人责任,比让疲于奔命的警察与酩酊大醉的聚会者周旋更可取?

确定我们自己的价值偏好的第一步是退后一步,思考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可能导致对于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每个问题都可能有多种答案,我们要确定哪个答案最符合我们的信念。

你遇到的话题可能非常棘手且复杂,所以对识别价值观和描述性假设的过程加以总结也许非常有用,你可以将此过程融入自己的写作或发言中:

1) 检查所提出论题的潜在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2) 选择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结论。

3) 在选择了一个结论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支持该结论的潜在理由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4) 选择与我们所选中结论,以及与当前语境中我们所偏好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

5) 如果无法找到与我们所选择的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那么我们就得回到所有潜在的结论中,重新进行评判。

发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1) 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

2) 寻找支持理由的观点。

3) 把自己放到反对立场。

4) 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6、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学习目标

1) 练习通过评判假设发现谬误。

2) 熟悉几个重要的逻辑谬误。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依赖于提出批判性问题。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些问题:

1)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4)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问问这些问题,一方面能让你清楚理解交流者的论证过程,另一方面也让你大致了解论证的可靠部分和薄弱环节。现在你的主要问题是:​“根据所提供的理由,这个结论可不可以接受?​”现在你已做好准备,要做出最核心的评价。请记住: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是不是强有力,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是评价过程的一个必要开端,接下来我们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论证的价值大小或质量高低做出更加直接和明晰的判断。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将破铜烂铁和真金白银区分开来。我们要分辨出最好的理由,即那些我们要特别认真对待的理由。

批判性问题: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注意:所谓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

6.1 用提问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论证中的谬误有很多种。你可以在很多书本或网站上找到关于这类谬误的长长清单。幸运的是,即使你不能记住所有这些谬误及其名称,你也能辨别出它们。只要你问对了问题,就能找到论证谬误,即使你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没关系。

因此,我们采用强调自我提问的策略,而不要求你死记硬背各种谬误的名字。不过,我们相信,了解一些最常见的谬误的名字,可以让你对它们变得更敏感,也可以让你在和那些熟悉这些名称的人讨论你对错误论证的反应时,在表达上少走一些弯路。因此,我们在帮你识别那些具有欺骗性的论证过程时,会向你介绍一些谬误的名称,我们还鼓励你学会本章结束部分描述的那些最常见的谬误的名称。

我们已经在前面的“致编辑的一封信”例子里向你介绍了一种常见的谬误,我们指出这封信的作者对参议员斯彭道实施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参议员给出的理由。这种论证方式就是所谓的“人身攻击型谬误”(ad hominem fallacy)。拉丁文短语“ad hominem”的意思是“针对个人”​。人身攻击型论证之所以属于论证谬误,是因为进行论证的人的品格、外表或态度怎么样,通常与此人所做的论证的质量毫无关系。它是在攻击“送信人”而不是在讨论送来的“信息”​。

下面再举一个人身攻击型谬误的简单例子。

桑迪:我认为参加女生联谊会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朱莉:你当然那样说了,反正什么联谊会都不收你。

桑迪:不说这个,你怎么看我用来支持自己立场的论证呢?

朱莉:那根本不算数。反正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6.2 从假设中寻找谬误

为了说明定位错误假设作为一种识别谬误方法的力量,我们向你介绍叙述谬误。

我们知道,有些警局在逮捕非裔美国人时,会迅速使用致命的武力。现在我们看到一段视频,画面上一辆警车正在追逐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随着视频的播放,我们看到逃逸的汽车停在路边。警官走过去,拔出枪,朝司机开枪。司机是一名非裔美国人。我们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情况。

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看到一系列事件时,我们会倾向于把事件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我们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愿意立即编织一个故事来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有意义”的故事通常足以满足我们对理解发生了什么的需要。我们相信“这段描述警察的文字所写的只是又一起警察践踏了非裔美国人基本人性的事件”​。我们认定自己讲的故事是一个准确的解释。

但请注意,我们对这里描述的事件所知甚少。我们不知道司机是否在逃离武装抢劫。当警官走近路边那辆车时,事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看到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任何关于这个辖区的警察文明执法情况的信息。这里的警察是否有歧视有色人种的记录?

我们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有一个故事,它为一系列事实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对这些事实相互作用的解释。

叙述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在评价各种假设以识别谬误时,你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为了展示这个过程,我们来检查一下下面这篇文章中论证的质量。首先我们一起来组织一下论证的结构。

这次立法所牵涉的问题,其实并非喝酒是否有害健康,而是美国国会是否愿意让联邦通信委员会随意做出一个决定,禁止在广播和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如果我们允许联邦通信委员会采取这一关于禁播酒类广告的行动,那么它明年又会说糖果有害公众健康,因为糖果会导致肥胖、蛀牙和其他健康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阻止它采取相应行动呢?接下来它拿牛奶和鸡蛋开刀又该怎么办?牛奶和鸡蛋的饱和性动物脂肪含量都非常高,无疑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很多心脏病专家都认为它们是引发心脏病的重要原因,那我们要不要联邦通信委员会禁止在电视上播放牛奶、鸡蛋、黄油和冰淇淋的广告?

还有,我们都知道联邦政府采取的行动,不论多么激烈,都不能也不会产生完全消除酒类消费的效果。如果人们想喝含有酒精的饮料,那么他们一定可以找到办法来满足自己。

结论:联邦通信委员会不应该禁止在广播和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

理由:1)如果我们允许联邦通信委员会禁止在广播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那么联邦通信委员会很快就会禁止很多其他类型的广告,因为有很多种产品都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健康危险。

2)联邦政府的行动无法起到彻底消除酒类消费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两个理由都指向限制酒类广告的非常具体的不利因素,这是挺好的开端。但是,第一条理由能否被接受,主要取决于一条隐藏的假设,即一旦我们让人出于好的考虑在一个案例中采取行动,那么他在类似案例中采取相应行动时,我们就再也无法阻止。我们并不能接受这样的假设,因为我们相信,如果这些行动没有正当的理由,美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有很多步骤可以防止这样的行动。我们特别擅长采取部分行动。因此,我们判定这个理由不能成立,这样的论证方式是“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的一个例证。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第二个理由的相关度也值得商榷,因为就算这个理由成立,将其和结论连接起来的假设,即禁止在广播和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的主要目标是完全消除酒类消费,也是错误的。禁止播放酒类广告的一个更可能的目标是减少酒类消费,因此这个理由我们也无法接受。我们把这类谬误叫作“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它的形式如下:我们不应支持针对某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它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那我们自然该接受它。问题是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遗留一部分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个解决方案欠考虑。能提出一个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比束手无策要强得多,它可能让我们向彻底解决问题迈进一步。

如果坐等完美解决方案出现,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固守原地,动弹不得。下面是这个谬误的又一例证:家里添一套安保系统纯粹是浪费钱。如果贼要光顾你家,他们总归想得到办法,不管你装什么系统都不管用。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6.3 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是时候让大麻成为人们用来缓解慢性疼痛的一种选择了。当社会对一种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共识时,我们就该同意使用这种毒品。现在,显然美国社会中已经达成了同意使用大麻的共识。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3%的人认为应该允许使用药用大麻。此外,加州艾滋病受害者治疗协会也支持将抽大麻作为艾滋病人的一种治疗选择。

分析谬误的第一步,我们先来整理一下这个论证的框架:

结论:抽大麻应该成为一种医疗选择。

理由:1)一旦我们对某些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共识,我们就应允许其使用,最近的调查显示,将大麻作为治疗药物的共识已经形成。

2)加州的一个协会支持使用药用大麻。

只有我们接受“如果某个信念很流行,那么它肯定是好的”这个错误的假设,调查结果才能支持这个结论。公众往往没有充分研究过一个问题,不足以提供合理的判断。一定要警惕诉诸流行观点或公众感受的论证。我们把这种论证错误称为“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

诉诸公众谬误: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现在,我们仔细检查一下作者的第二条理由。作者所做的假设是什么?为了证明医用大麻是可取的,他引用了可疑的权威,即加州的一个协会。一个立场并不会因为权威支持就变得光荣正确。判定这样的论证是否可信,最重要的是要看权威据以做出判断的证据。如果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特别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将这个理由视为谬误。这种类型的谬误叫作“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练习二

我反对政府的儿童发展项目。首先,我关心的是保护美国的儿童。他们理应受到保护,不该遭受社会规划师和自以为是的空想家的干扰。这些人往往会扰乱儿童生活的正常发展过程,将他们从母亲和家人身边夺走,使他们变成宣称会在20年后为孩子创造出无穷幸福的通用计划的试验品。儿童就该和母亲一起成长,而不是在一群临时看护或护士的帮助下长大。实际的问题是父母还该不该继续有权塑造子女的性格,或该不该将权利赋予国家,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塑造年轻人。

现在让我们先整理一下这个论证的框架。

结论:政府的儿童发展项目是个错误。

理由:1)儿童应该受到保护,免受社会规划师和自以为是的空想家的干扰,这些人会干扰儿童生活的正常秩序,将他们从家人那里夺走。

2)有权塑造儿童品格的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国家。

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应寻找和这个项目有关的具体事实,可是我们一个事实也找不到。这里的理由全是未加定义且情绪化的一般概括。这些用词通常会激起负面情绪,立论者希望读者或听众将这些负面情绪与其所攻击的立场联系起来。

当然,对许多事情产生情绪化的反应是没有错的。当我们看到医院遭受轰炸时,如果我们情感上一点反应都没有,那就是对人性的背叛;对成千上万女性遭受性奴役的事实无动于衷着实令人不安。同样,试图用理由和证据说服他人对某件事做出情绪化反应也是没有错的。

然而,仅仅靠情感诉求就形成一种论点,是一种逻辑上的花招。这篇文章的作者试图让我们反对政府的儿童发展项目,他对我们用了两个常见的花招。首先,他精心挑选词汇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希望我们的情绪反应会促使我们同意他的结论。当立论者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然后依靠这种情绪反应而非正当理由来促使人们同意他的结论时,他就犯了“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这类谬误的三个特别常见的地方就是广告、政治辩论和法庭辩论。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其次,作者树立了一个靶子来加以攻击,让我们更容易站在他这边,而这个靶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他有意引申反对方的立场,使其达到易于攻击的程度。这个例子里的错误假设就是作者所攻击的立场和立法中实际呈现的立场是同一立场。儿童是否真的是一些通用计划里的试验品?批判性思维者得到的教训是: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某些方面,一定记住要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地呈现了这个立场。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找到了一个“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

稻草人不是真人,很容易被击倒。当一个人犯了稻草人谬误时,他攻击的立场就像稻草人。要检查一个立场被展现得有多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反映所有立场的事实。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现在我们进一步仔细分析第二条理由。作者说要么父母享有塑造子女性格的权利,要么国家应该被掌握主导权。让我们快速看一看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的作品《马戏团》(Circus)里出现的另一个例子:​“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表演,另一种人观看。​”

要让这样的陈述成立,我们必须假设只有这两种选择。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作者创造了一种虚假的两难选择(false dilemma)。有没有可能既让儿童发展项目存在,又让家人对孩子的成长施加重要影响呢?当争议被表现得好像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时,我们一定要特别当心,事实上总有两种以上的选择。如果一个立论者通过仅陈述两种选择来过度简化一个论题,他所犯的错误就叫作“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要找出两难选择的谬误,就要时时警惕下面这些说法:

·不是……就是(either…or)

·唯一的选择就是(the only alternative is)

·两种选择分别是(the two choice are)

·因为甲不起作用,所以只有乙能(because A has not worked,only B will)

看到这些说法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发现了一个谬误。有时候真的只有两种选择。这些词只不过是警告标志,见到它们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呢?​”

你能不能看出下面这个对话中虚假的两难选择?

市民:我认为,美国政府决定入侵伊拉克是一个大错误。

政客:你为什么要恨美国呢?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我们在要为某种行为寻求解释时,常常会遇到越想越糊涂的情形。下面这段大学室友之间的简短对话就体现了这种犯糊涂的情况。

丹:我发现查克最近行为一直有点古怪。他对别人的态度真的很粗暴,把宿舍里弄得一团糟,而且坚决不清理。你认为他到底怎么了?

凯文: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奇怪。他就是个混账。

“解释”需要对一个行为为什么发生进行分析。解释是个耗时费力的活儿,经常考验我们脑子里有多少知识。在上述例子中,​“混账”对查克的古怪行为来说是个让人难以满意的解释。当别人要我们解释为什么某个特定的行为会发生时,我们常常忍不住想要隐藏自己对很多复杂因果关系的无知,干脆给那种行为贴个标签或起个名字。然后,我们错误地以为,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标签或名字,所以我们知道了事情的起因。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乱扣帽子欺骗了我们,让我们相信自己找到了那个人的特点或发现那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相信是这些促使他做出相应的行为。例如,比起详细列举出导致一个人大发脾气的一套又一套复杂的内因和外因,如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父母给他的强化或者孤立无援的感觉等,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干脆说那个人脾气不好,或者说他就是喜欢与人为敌。这样的解释过度简化了问题,阻碍我们取得更深邃的理解。

下面的例子应该能提高我们对此类谬误的警惕感。

1)作为对爸爸酗酒毛病的回应,当妈妈被大女儿问道“为什么爸爸行为这么古怪”时,她干脆回答说:​“他遇到了中年危机。​”

2)有个朋友老是担心其他人在背后谈论他。你问一个心理学家他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回答说:​“因为这个人有妄想症。​”

两个回答问题的人都没有对所发生的行为提供让人满意的解释。比如说,爸爸基因的具体情况、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夫妻间的争吵等,都有可能是老爸酗酒的合理解释。​“中年危机”的解释不但不充分,而且容易误导别人。我们本以为自己知道了爸爸为什么酗酒,实际上却什么都不知道。

有时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问题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保持警惕。

乱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经验告诉我们,过去的行为往往是对未来行为的最佳预测因素。但我们有时也会犯一种推理谬误,错误地认为我们过去的行为并非很好的预测因素,即使有非常可靠的理由支持这一点,我们也不管不顾。我们表达出一种乐观偏见,可以称之为“计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这里有个例子。假设你和我要一起完成一份必须提交的报告,我们一直拖延到截止时间前的最后一刻才开始写,尽管我们都知道,过去一次又一次,我们到了截止时间还是无法完成工作。同样,很多机构常常低估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时间。计划谬误是一种一厢情愿,我们对工作的结果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不切实际的预计。

计划谬误: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6.4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那些设法让人接受他的断言的人常会发现,只要他们不让听众太过仔细地审视相关的理由,他们就可以捍卫这一断言。他们使用分散注意力的策略来防止别人细细审视。在你寻找谬误的时候,会发现下面这个方法很有帮助:当立论者所使用的论证主要是为了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不再关注最相关的理由时,你就要特别警惕。例如,人身攻击型谬误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愚弄我们: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多多关注这个人本身,从而不去关注是否有正当的理由。

练习三

政治演说: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你迎来了为一位女性投票的良机,她代表了这个伟大国家的未来,她为实现民主长期奋斗,为捍卫国家利益不遗余力,她为追寻美国梦而当机立断、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这位女性充满爱心,为儿童福利出力,为环境保护奔走,为推动国家迈向和平、繁荣和自由而出谋划策。投古德哈特(Goodheart)一票就是投真理一票,投梦想一票,投常识一票。

听起来好像古德哈特女士是个完人,是不是?但是这一演说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细节,说明这位参议员的过去记录和对重大事件的立场。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描述品行的词,它们全都倾向于和我们心中积极的情感产生联系。我们把这类词称为粉饰(glittering generality),因为它们都能让人产生积极的联想,而且它们都很笼统,简直可以说读者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它们就是什么意思。这种粉饰的手法会让我们赞同或接受一个结论,而根本不去检查相应的理由、证据或具体的优缺点。

​“粉饰谬误”(glittering generality fallacy)就好像把乱扣帽子的方法颠倒过来,后者的重点是要我们形成负面的评价,而不去检查相应的证据。品行词的使用是政客们经常玩弄的手腕,这个手法可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去关注具体的行动或政策,这些行动和政策更容易招致反对和批评。

粉饰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练习四

妈妈:你和男朋友去哪儿了?你为什么要跟我撒谎?

女儿:你总是刁难我。

如果女儿成功了,问题就变成这个妈妈是不是在刁难女儿,而不再是女儿为什么要跟妈妈撒谎。

只要你谨记真正的论题所在,同时牢记解决这一论题所需的证据的类型,那么一般而言,要找到转移话题谬误并不难。

转移话题谬误: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1)甲主题正被讨论;2)将乙主题引入,它好像和甲主题有关,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3)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6.5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最后要介绍的这一谬误特别具有欺骗性。有时候,你可能看到一个结论自己支持自己,只不过措辞有所改变,以愚弄那些单纯无知的人!例如,论证道退学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是不好的,这实际上与不论证没什么两样。结论由同一个结论来“证明”​(只是表述不同)​,这样的论证其实是在回避问题,而不是在回答问题,这就是“循环论证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fallacy)。我们来看一个不那么明显的例子。

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文本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以教材的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非常有利于学习。

同样,支持结论的理由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措辞重申了一遍结论而已。根据定义,传统的书都是以教材的形式来阅读的。作者的论证是: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因为它非常好。而一个合理的理由肯定会指出阅读传统教材的某个具体好处,例如对所学材料的持久记忆。

只要结论本应在论证过程中被证明,结果却只能被假设出来,那么循环论证谬误就在所难免。在列出论证的结构提纲时,请检查一下理由,以确保它们并非仅仅用不同的措辞重复结论,再检查一下,确保结论不是拿来证明理由的。

循环论证谬误: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当你找到一个谬误时,你也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根据以拒绝接受立论者的那部分论证。但是秉持着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精神,你还是需要考虑立论者提出的每一个不属于谬误的理由。可惜的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作者并不能亲自过来与你进行深入探讨。在口头论辩中,在对方出现谬误时,你如果想要深入交谈下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问一问犯了逻辑谬误的对方,有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证实他的结论。例如,如果出现一个转移话题谬误发生,你就可以问对方是否可以回到原来的那个论题。

6.6 论证谬误小结

谬误总结:

6.7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

待补充

7、论证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学习目标

1) 深刻理解事实和见解的区别,以此作为评价证据来源的一种方式。

2) 了解证据的其他来源及其作为结论的证据的价值。

7.1 事实还是见解

当证据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具有说服力。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结论基于关于世界的确凿陈述,而非某种见解,或对于什么真实、什么可靠的异想天开的猜测。证据来自对事实的系统收集和组织。

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同样一件事的概率是衡量一个特定事实有多确定和可靠的标准。换句话说,事实的力量有强弱之分,其可能性有大小之分。事实比是非对错更复杂,但这绝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强有力的论证是建立在强有力的事实之上的。

见解常常与事实形成对比,本该如此。见解没什么价值,发表见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通心粉比葡萄干麸皮好吃。​”​“美国总统比苏格兰领导人更有常识。​”一个表达见解的人表达的是:​“瞧,不要问我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这些只是我的见解而已。​”

一个见解可能是一场富有成效的对话的第一步,但在缺乏合乎逻辑、严密周详的理由和证据的情况下,它仅仅只是一个见解。

当你或其他人有值得三思的见解时,我们就可以提出有力的理由和证据,让你的主张更接近事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位事实性主张,从而使我们跳出纯粹的见解呢?事实性主张的来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靠性。本章和第8章中讨论的每一个来源都会产生一些陈述,这些陈述宣称描述了我们世界的特征,基于提出特定事实性主张的人的看法。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削弱来自这些来源的证据。

批判性问题:源自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以及专家意见的证据,其效力如何?

7.2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

因为对大部分断言来说,要证明它们是绝对的真理或绝对的谬误都极其困难,所以与其问它们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如问它们是否可靠。其实,我们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信念吗?​”支撑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就越可以信赖这个断言,同时也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比如说,有大量证据表明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断言当成事实。相反,​“瓶装水比自来水饮用起来更安全”这样的看法,则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证据,因此我们不能将这个信念当成事实。见解和事实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相关证据的情况。支撑一个信念的证据越多,这个信念的“事实程度”也就越高。对于什么是事实,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它们多多少少有可能是真的。

在判断一则信息的说服力之前,我们要知道哪个事实断言最可靠。怎么确定事实断言的可靠程度呢?我们会问以下这样的问题:

·你的证据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证据在哪里?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能证明吗?

如果你养成经常问这些问题的习惯,那么你离跻身最具判断性思维者之列就不远了。

我们如果经常提这些问题,就会注意到对于许多信念,总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明确支持它们或把它们驳倒。例如,很多证据都能证明“隔一天服一片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这个断言,但也有一些其他的证据可以反驳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判断哪一方占据可靠证据的数量优势,这样我们才能确定这一事实断言的可靠程度。

7.3 证据的来源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认为它是可靠的?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倾向于认可事实断言:

1) 当这个断言看起来是无可置疑的常识时,比如“举重有助于增肌”这个断言;

2) 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时;

3) 当这个断言得到有证据支持的理由充分的支撑时。

本章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三种情况。要确定证据充分与否,我们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证据的效力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我们所说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意思?​”

注意:所谓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如果运用得当,每种证据都可以成为“有效证据”​,有助于支撑写作者的断言。正如淘金者仔细检查自己淘金盘里的石子,以筛选出可能存在的高质量矿石,我们也必须仔细检查证据,判断其质量。我们想知道:作者的证据是否为其断言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开始评价证据时就要问:​“证据的效力怎么样?​”我们要一直在脑海深处铭记,没有哪一种证据可以像灌篮那样一锤定音、一劳永逸。你总是在找更好的证据,不可能找到完美的证据。

在本章以及第8章里,我们会逐一探讨我们可以针对每种类型的证据(下图)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确定证据的质量如何。本章将要考察的证据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7.4 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1) “我的朋友朱迪熬了一个通宵来复习备考,结果考得相当不错,所以在明天考试之前,我觉得我没必要睡觉了。​”
2) “吃一大块巧克力蛋糕以后,我常常觉得好过很多,所以我认为,感到郁闷的人只要多吃点巧克力蛋糕就行了。​”

这两个论证都把个人经历当成证据。看到“我认识一个人……”​“以我的经验,我发现……”这样的句子时,你就应该注意这类证据。因为个人经历过的事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十分生动,所以我们总是将它们用作证据来支持某个看法。例如,也许你跟一个汽修工打交道后感觉糟糕透顶,因为他修车的费用实在高得离谱,这让你认为大多数汽修工都喜欢漫天要价。

无论这样概括所有汽修工是否正确,把这样的个人经历作为普遍看法的基础都是个错误!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所以个人经历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以偏概全谬误: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7.5 以典型案例作位证据可靠吗

一所大学的校长说:​“我们的学生当然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也能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为什么?因为就在去年我们欢送过一个叫玛丽·尼斯的毕业生前往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入学哈佛这一年来,她一直排名班级前5%成绩。因此,我们的学生当然能在一流大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有一种类型的论证经常会被用到,即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地描绘或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这类描述通常都基于观察或者访谈,其形式也各不相同,从深度探讨到浅层描述都有可能。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立论者常常在游说报告的开头讲一段活灵活现的故事,生动地描述某个事件,以对听众动之以情。例如,支持禁止在开车时使用手机的一个论辩方法就是讲一些让人肝肠寸断的故事——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引发车祸,导致年轻人死于非命。

对我们而言,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如此具体生动而又情节感人,很容易在我们的脑海里产生画面。政治候选人越来越偏爱在演讲中展示典型案例,知道案例中呈现出的丰富细节会激发听众热烈的情感回应。

遇到将引人注目的典型案例用作证据的情况时须审慎!

是否在某些时候,典型案例即使算不上有力的证据,也非常有用呢?当然!如同个人经历一样,它们也展现出各种重要的可能性,在抽象的数据让呈现出真实的人的画面。它们让人们更容易与论题产生联结,因此对它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7.6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

1) 加油站墙上的一则说明:​“我的车老是漏油,送给简修过以后就再也不漏了。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将爱车送到简那里维修,不管什么发动机问题她都能修好。​”

2) 这本书看起来真不错。在书的封底,有读者的评论说:​“这本书我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

商业广告、电影预告、图书封底的各式推荐、超自然现象存在的证明,或对其他有争议或令人意想不到的生活事件的描述,常常都利用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来说服别人相信它们:它们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用以证明某个想法或某个产品的好坏,或证明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这种引用的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言(personal testimonials)。

这类证据到底有多大用处?它的用处通常并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言无须过多关注,除非我们能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利益纠葛、价值观和偏见。对下列与当事人证言相关的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

  • 选择性。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在书的封底我们最有可能见到的总是最好的溢美之词,而不是最有代表性的读者反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追问这个问题:​“那些我们没机会听到其反馈的人的经历感受是什么样的?​”同样,那些提供证言的人往往对他们关注的信息会有所选择,他们格外关注那些可以证实他们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证伪他们信念的信息。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相反的情况也常常出现: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的期盼心理极大影响着我们体验事件的方式。如果我们相信外星人生活在我们当中,或者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登上过月球,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把模糊不清的影像看成外星人,或者发现美国政府有关登月的阴谋的证据。

  • 个人利益。许多证言,例如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推荐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言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例如,医药公司常常支付给医生一些研究经费,条件是他们给病人开这家公司生产的药。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作证者是不是与他鼓吹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利益关系,以致我们可以在他的证言里发现强烈的偏见?​”

  • 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无法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例如,如果朋友劝你去看一部新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百年一遇的好片子”​,那么你应该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他对这部电影如此印象深刻。我们的评判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言的人的评判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

  • 人的因素。当事人证言之所以显得如此可信,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来自充满激情的人,这些人看起来信得过、心肠好并且很诚实。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这样的人所说的话。

7.7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根据医生的建议,我应该服用抗抑郁药物,以帮助自己应对最近这段时间的抑郁症状,并且我无须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说这句话的人通过诉诸权威来为他的断言辩护,这些权威向来被认为对某个特定主题比我们大部分常人更为了解,他们就是所谓的专家。当立论者诉诸专家意见时,他们相信专家有渠道接触某些特定事实,并且这些人有特殊的能力,以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因此,基于专家的背景,这类专家意见比前文中讲的当事人证言能给论证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你每天都会遇到诉诸各种类型的专家意见的论证,你别无选择,只有依赖他们,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只能在某几个方面有所作为,要深入探究其他方面的信息,我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你要记住,专家常常也会犯错误,并且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

“我想电脑在全球大概只卖得出去5台。​”

——托马斯·沃森,IBM董事长,1943年

“录像机占领任何市场不会超过6个月。人们很快就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个夹板箱看。​”

——达里尔F.扎努克,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总裁,1946年

上述引用的话提醒我们,当立论者引述专家意见的时候,我们需要问一些批判性问题。我们要问一问:​“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们应该对专家追问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所谈论的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主题?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比如说,对于他所断言的事,他是否涉足其中并拥有第一手资料?总体而言,比起通过第二手资料获得信息的专家,你应该对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专家(涉足相关的事情并拥有第一手资料)更有信心。

有没有较好的理由让人能够相信,相对而言,专家更难遭受各种歪曲的影响?可能影响证据呈现方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个人需求、先前的预期、一般看法、态度、价值观、相关理论和意识形态,等等。例如,如果一所公立大学的校长被问及削减教育经费是否会对大学造成不利影响,他十有八九会回答“有影响”​,并给出一大堆过硬的理由。也许他对现状的见解不偏不倚,但由于他所处的职位,我们需要考虑,有没有可能他找出这些理由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偏见。

我们所说的抱有偏见或心存歧视,意思是我们在寻找证据之前,就先对事情的好坏有了强烈的个人感受,以致干扰了我们公正地评价证据的能力。因为几乎在我们所有的判断中都会有很多让我们产生偏差的因素,所以我们很难期望一个专家完全不带任何偏见。不过,我们从某些专家那里可以比从其他专家那里少得到一些偏见,并且尝试通过搜寻关于专家在这个主题上个人利益的信息来确定这类偏见。例如,如果一个专家从他提倡的某些行动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时,我们就要特别当心。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怀疑专家的个人利益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公正性,就断然抛弃一个断言。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步骤是检查一下,看看那些持不同观点、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和有不同利益的各路专家是否同意他的断言。因此,问一问这个问题会有好处:​“这个专家是不是因为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网站可能不可靠的线索还包括帖子没有注明发表日期,网站的外观不专业,模糊不清、一概而论(例如用“总是”​“从来不”这样的词)情绪化而非小心求证的断言,完全一边倒的观点,缺乏第一手证据,将道听途说的证据拿来就用,以及大量的论证谬误。最后,你应在不同网站搜寻有关同一主题的证据。

◎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在发现将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用作证据所存在的问题后,你就有了正当理由以评判是否接受基于这样的证据得出的结论。知道这些问题让你有了防护,可以抵御一些虚假的论证。但你还是要公平对待人们提出的、希望你考虑的论点。所以,对给你提供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的人,问问他们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扎实的证据,这样做很有意义,要给所有论证充分展示的机会。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关注如何评价几类用来支撑事实断言的证据: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以及专家意见。依赖这类证据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我们已经提出一些问题,你可以依靠这些问题来判断这类证据是否效力充足。在第8章中,我们会接着讨论证据的其他来源,我们还要问同样的问题:​“这个证据的效力怎么样?​”凭借有力的证据,我们才更接近事实或接受某人的观点。

8、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学习目标

1) 了解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来源的作用和危险。

2) 理解使用调查研究作为证据的相关问题。

在本章中,我们将继续评价证据的效力。我们集中讨论两种常见的证据: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当我们遇到它们作为证据出现时,需要提出一些问题。

8.1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警察向徒手的人开枪并将其射杀就应该论罪受罚。虽然他宣称自己以为受害者是在伸手拿枪,但目击者报告说受害人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有威胁性的举动。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目击者的此类观察呢?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它是很多日常论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例如,我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会感觉信心十足。因此,我们倾向于依赖目击证人的证词,并将之视作证据。但是,因为很多原因,个人观察常常被证明是不可信赖的证据。

观察者不像镜子,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偏见、态度、以往经历、过去接受过的训练以及期待过滤后剩下的东西。我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我们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对于一次经历,我们挑选和记住的,都是和以往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那些侧面。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严重障碍阻碍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一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的事件快速进行,以及压力重重的环境等。例如,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挥舞手枪指着银行出纳,而你站得离他非常近,你的观察可能会出现偏差。

当报纸、杂志、书本、电视、网络和研究使用观察报告作为证据时,你需要判断有没有过硬的理由来支持我们相信这样的报告。最可信的报告往往根据最近的观察,并且是处在最佳环境里的几个人同时得到的观察结果,他们对观察的事件没有明显而强烈的期待,也不抱任何偏见。

8.2 有偏差的调查和问卷

调查和问卷通常被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看法。它们的可靠性如何?得看具体情况!对调查的回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解释它们的意义时必须倍加小心。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

首先,要让受访者对调查的回答有意义,这些回答就必须是实话实说。也就是说,口头报告必须反映心中真实的信念和态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常常要掩盖真相。例如,他们可能会提供自己认为应该提供的答案,而不是反映内心真实想法的答案。他们可能会对问卷调查或其中问题的类型心怀敌意。或者他们可能在做出回答前未经过深思熟虑。如果你曾经接受过此类问卷调查,或许你就能想到很多其他影响因素。

注意:你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调查得到的回答能准确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真实态度。

其次,很多民意调查中的问题在措辞上显得模棱两可,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做出多重解读。事实上,不同的人很可能在回答不同的问题!例如,设想一下人们可能对这样的调查问题做出的多种解读:​“你认为电视上有没有高质量的节目?​”调查问题的措辞越含混,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就越要打折扣。

你应该时刻记住问一下这个问题:​“这个调查的问题是如何表述的?​”通常情况下,一个问题表述得越具体详尽,不同人群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相同的解读。

再次,调查本身所包含的很多偏差让它们变得更加可疑。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偏差是措辞偏差(biased wording)和语境偏差(biased context)。调查问题中的措辞偏差是个常见的问题,对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稍加改变,就会对回答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基于最近的民意调查得出的结论,然后再回头看看调查中的问题。

一位大学教授发现在他任教的大学中有56%的调查对象相信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对美国而言是大错特错的。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民意调查中的问题:​“你对总统受人误导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强制推行奥巴马医改式的社会主义有什么看法?​”你有没有发现这问题本身存在的偏差?其中引导性的词语是“总统受人误导在全国大张旗鼓”以及“强制推行奥巴马医改式的社会主义”​。如果将问题稍做改变,变成“你对总统的医改尝试,即要建立一套覆盖人群更广、成本更低廉而医保覆盖项目大大增加的医疗体系有什么看法”​,得到的回答会不会大不相同?因此,这里获得的回答呈现出的人们对新医改方案的态度是失真的。

调查和问卷数据必须不断接受检视,以确保不存在偏差。要小心查看提问问题的遣词用字!

语境对回答所产生的影响也可能非同寻常。对于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民意调查中回答也可能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问卷是如何呈现的,以及问题是如何嵌入调查中的。最近进行的两个调查都包含了下面这个问题:​“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将合法饮酒年龄降低到21岁以下?​”在一个调查中,这个问题前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你认为,选举权是否应该像现在这样被赋予18岁的孩子?​”而在另一个调查中,这个问题前面没有其他问题。毫不奇怪,两个调查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你能明白语境会怎样影响调查对象了吧?

另一个重要的语境因素就是问卷的长度。在比较长的调查当中,人们对后面问题的回答可能与对前面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这只是因为他们做题做烦了。在评价调查结果时一定要警惕语境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于调查的回答方式会受到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例如讨好访谈者的需要,或者对问题的不同解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将调查证据当成有效力的证据?对这个问题,人们有激烈的争论,我们的回答是“应该”​,只要我们足够小心,不要在调查证据范围之外去过多概括。有些调查的声誉优于其他的调查。调查的质量越高,你就可以越放心地受它的结论影响。

我们的建议是仔细检查调查的程序,然后再接受调查的结果。一旦你确定程序的质量,就可以选择做出自己的合理概括,这个概括会考虑到你发现的所有偏差。哪怕是有偏差的调查也可能会承载大量的信息,但是你需要知道偏见之所在,防止自己过度被调查结果说服。

8.3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表明……”

“研究人员在最近一项调查中发现……”

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结果所形成的科学研究属于一种权威。它们充分的观察,常常是被高度认可的证据。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到底如何?面对研究结果时,应采用与对待更普遍的诉诸权威意见一样的方法,只有等我们问了一些问题之后,才能知道研究结果有多可靠。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方法,将其作为重要指导,帮助人们判定事实真相,因为这个世界上各种事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类对于这些事件的观察和理论很容易出错。科学方法力求避免我们在观察世界时以及我们的直觉和常识中带有的很多内在偏见对我们获取真相造成影响。

科学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首先,它追求的信息是以公开证实过的数据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它的数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取的,其他有资质的人根据同样的条件,可以展开类似的观察并获得同样的结果。因此,如果有研究人员报告说他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冷聚变,只有其他研究人员也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这个实验才可信。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更加信赖这些科学研究的结果,因为这些结果已经得到复制(即重复)​。

科学还存在很多其他要素,远非我们在这里可以探讨,但我们想让你记住,​(做得好的)科学研究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优质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重复性、控制和精确性。

◎ 研究发现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当立论者以研究作为证据来源时,你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1)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有的研究细照笃行,有的研究粗制滥造,我们自然更应该相信前者。

2) 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因此,脱离了调查某一具体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单一的研究呈现的常常是误导性的结论。最值得我们注意的研究是那些不止一个人或不止一群研究人员反复做过的研究。我们需要不断追问:​“其他的研究人员有没有重复取得这些发现?​”

3) 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只能支持结论。这些研究发现本身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研究人员的结论不应该被当成是已证明了的“真理”​。当你遇到“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表述,应该重新将其解读为“研究人员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表明了……”

4) 如同我们大家一样,研究人员也有自己的期待、态度、价值观、训练和需求,这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发现的方式都烙上偏见的印记。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它总是尽力将程序和结果公开化,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判断研究的优缺点,然后可以尝试重复验证。但是,一份科学报告不论看上去多么客观,仍难免会夹杂严重的主观因素。

5) 发言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原始研究得出的结论和立论者使用这个证据来支持其信念的方式之间常常有重大差异。例如,研究人员可能在其原始研究报告中仔细限定了他们的结论,只不过当结论到了其他人手里时,这些限定马上就被拿掉了。

6)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断言。比如,下面的研究“事实”都在主流的科学资料来源上报道过,却都被最近的研究证据驳倒。

7) 不同研究的人为程度有很大差异。研究者经常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使得研究失去一部分现实世界的特征。研究的人为因素越多,研究结论就越难推广到外部世界。例如,社会科学家会让人们坐在一间有电脑的房间里,玩一些游戏,其中包含测试人们的论证过程。研究人员想要弄明白,为什么人们面对不同的场景时会得出不同的决定。面对这样的研究,我们应当问:​“坐在电脑前思考假想的情境,这种环境是不是太过人为,根本就不能告诉我们人们在面临真实的两难处境时做出决断的方式?​”

8) 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也是人,不是电脑,要他们做到百分百的客观是极其困难的。例如,如果研究人员想通过他们的研究来发现某个特定结果,他们就有可能按照心中所想的结果那样来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获得资助、终生教职或其他个人奖励的压力可能会影响研究人员解读数据的方式。

尽管研究证据有很多优点,但我们要避免过早拥抱研究结论。不过,你也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丝疑虑,就武断地抛弃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结论。​“确定性”通常是个不可企及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同样不确定,我们应该时刻准备去拥抱其中一些结论,而抛弃其他结论。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评价科学研究的一些线索

应用以下问题,以判断研究发现是不是可靠的证据。

(1) 报告的资料来源的质量怎么样?通常情况下,最可靠的报告往往出自那些发表在由同行专家评定的期刊上的文章,在这些期刊中,一项研究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相关专家评价以后才会被接受。通常情况下,资料来源的声誉越好,研究设计也就越好(并不总是如此)​。所以,要尽最大努力找出资料来源的信誉。

(2) 除了资料来源的质量以外,报告中有没有其他线索显示这项研究完成得很出色?例如,报告有没有详细说明这项研究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惜的是,我们在流行杂志、报纸、电视报道和博客里遇到的绝大部分关于研究发现的报告,都没有提供足够的关于研究的细节信息,以确保我们对这项研究质量做出准确评价。

(3) 研究实施的时间距离现在有多久,有没有理由让人相信研究发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很多研究发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例如,抑郁症、犯罪或者心脏病的起因,在1980年和2014年时可能大不相同。

(4) 这项研究的发现有没有被其他研究重复过?如果某种联系总是在精密设计的研究中一致地被发现,比如吸烟和癌症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至少在不同意这一结论的人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之前,我们都会相信它。

(5) 立论者在选择研究的时候是否有选择性?例如,得出相反结论的相关研究有没有被他忽略不计?立论者是不是只选择那些支持他的观点的研究?

(6) 有没有什么强势批判性思维的证据?发言者或写作者对于那些支持他的观点的研究有没有表现出一种批判的态度?研究都有局限性,研究得到的大部分结论都需要有所限定。立论者有没有表现出加以限定的意愿?

(7) 有没有理由让人蓄意歪曲这项研究?我们要当心研究人员亟须找到特定结果的那些情况。

(8) 研究的条件是不是人工制造的并因此遭到扭曲?记住,一定要问一声:​“研究进行的客观条件和研究者总结概括的研究环境到底有多少相似之处?​”

(9) 根据研究样本,我们概括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将在下一部分深入讨论。

(10)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等级评定或其他测量结果有没有偏见或者歪曲的现象存在?我们应该相信研究人员想要测量的东西,他们一定会测量得准确无误。但是片面的调查报告和问卷调查这一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简直无孔不入。

8.4 样本能够代替总体吗

首先,我们选取样本的方式对判断我们能在多大范围内进行概括至关重要。能否从研究发现中进行概括,主要取决于科研人员所研究的事件或人群的样本数量、覆盖范围和选取的随机性。选取事件或人群进行研究的过程叫作“抽样”(sampling)。

因为研究人员永远不可能对他们想概括的所有事件或人群都进行研究,所以他们必须选择一些样本来做研究。有些抽样方法比其他抽样方法更加可取。在你评价研究样本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牢记在心:

1) 样本必须足够大,以支撑进行概括或得出结论。

2) 对于研究者将要从中得出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广度,或者说样本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

3)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研究者随机取样意味着他们尽量保证想要概括的所有事件都有同等的机会得到取样,并尽量避免有偏差的取样。

因此,我们要对所有的研究问一问:​“它们抽取的事件或人群样本有多少,样本的覆盖范围有多广,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注意:我们只能将研究结果推广到那些和我们在研究中探索过的情况类似的人群或事件。

8.5 测量方法可靠吗

所有研究都需要决定怎么测量那些受关注的行为。例如,如果研究者要研究一项教育技术能否促进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他就必须决定怎么去测量批判性思维。正如很多其他概念,批判性思维也有很多种界定和测量方法。因此,任何关于它的结论,只适用于所使用的具体测量方法。因为概念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所以研究的结论只适用于所选择的测量方法。人们使用很多不同的手段来测量一些重要的行为,包括问卷调查、检查表、访谈回答以及行为测量。有些测量手段被认为比其他手段更能准确反映一种受关注的行为。例如,某种测量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方法,比如写批判性的文章,就可能被判断为比选择题测试中的表现更能反映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同样,在对幸福来源的不同研究中,一种测量幸福的方法可能和另一种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在你评价研究结果的时候,请记住要问这个问题:​“研究采用了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它们是否令人满意?​”同时要记住,研究结果只能根据采用的测量方法加以概括。因此,如果一个“结过婚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快乐”这样的研究结论只建立在完成一份询问“你过得幸福吗”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那么这个结论最好的表达是:结过婚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幸福,假设幸福被定义成针对一份自我报告的问卷的一次性回答。如果你不同意这个假设的定义,你就难以接受研究者的结论!在对所有研究的客观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判断你认为研究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所关注概念的含义。熟悉研究者用来研究某个具体行为的各种测量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测量方法的质量高低。例如,有些研究人员通过让人每天多次给幸福感打分来测量幸福,这种方法就比一次性回答的方法质量更高。

确定一种测量方法是否让人满意的过程可能会包含非常技术性的判断,这超出了本书的讨论范围。但是,只要你识别出研究使用的测量方法,设法想象自己处在被测量者的位置,并记住测量结果只能根据测量方法进行概括,你就能认识到研究结果的局限性。把你自己放在某个参加研究的人的位置,常常能让你获得有益的见解。

请经常对遇到的科学研究提出这个问题:测量方法是否让人满意?同时还要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概念,如果有,它们是否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果?​”

8.6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在专家的专业性相当可疑的这种大环境下,专家的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呢?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 你已避免用“系统1思维”来判断专家的意见。

  • 你已让思维领先,情感随后。你之所以相信一个观点是因为它已经被理由和证据所证明,而不是因为你感觉它是对的,因为它挺有意思,因为它是新颖的,因为它确认或推翻了别的信念,或因为它帮你赢了一场辩论,让你的观点占了上风。如果你感觉自己立刻就想把这个观点发布到社交媒体上,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个警告,你需要等一等,先转变到“系统2思维”的模式。

  • 它通过了你学会的这一系列批判性问题的盘问。例如,这个意见得到你断定为精心设计的研究的支持,并且不会受到利益冲突的不当影响。

  • 它包含了有限定性的表述。

  • 它并非适用于一切情况,认识到它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的局限,例如这个结论适用的人有什么特点。它不会过度概括。

  • 它是在研究的大背景里提出来的,证据绝非凭空而来,并且它的发现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它在已经开展的很多其他研究的大背景下出现,这些研究有些支持它,有些与它的结论或结论的某几个方面相悖。最值得信赖的结论并非从某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研究中浮现出来的,而是从很多专家在很长时间里所做的研究中得出来的。仅仅基于单一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值得怀疑,并且常被证明是错误的。

显然,想要深入评价所有专家的观点是不可能的。一个专家观点对你的生活中越重要,你就越要对可获得的证据做深入的研究。

◎ 科学研究和互联网

互联网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大部分人收集证据的方式,让我们获得的信息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种信息的唾手可得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不得不仔细考虑收集到的证据,面对这座证据的宝库时保持高度的怀疑精神。记住这些建议,它们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随互联网研究而来的特殊难题。

哪怕你判断出一个网上的写作者是可信的,你也应该多提一些问题。因为网上并没有一个治安官,可疑或虚假的证据很容易得到发布。美国喜剧频道的讽刺专家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说明了错误信息多么容易就能在互联网上发布。在他的一期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有话说》里,他编辑了互联网公共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有五个小时,维基百科的词条里显示说乔治·华盛顿根本没有蓄养过奴隶,非洲大象的数量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增长了三倍。​(要看对这个真实问题的另一个讽刺,请查看洋葱网2002年的文章《互联网上发现的事实性错误》(Factual Error Found on Internet),文章开篇就说“信息时代在本周一被狠狠击了一记闷棍,有桩事实错误在互联网上被人发现。​”​)为了和这样的问题做斗争,我们就要避免写出没有注明具体来源的证据。花点时间去查看一下资料的原始来源。当某一篇文章的片段被贴出来或被人引用,贴出文章片段的作者也许自己就误解了原作者的意思,或者将此消息剥离了原来的语境加以使用。

8.7 像批判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写文章或准备发言最令人兴奋的部分之一就是收集和组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证据越充分,主张就越有说服力。让我们来复习一些我们所学到的关键观点,它们在我们自己的写作和发言中也是很重要的。

  • 1)证据是立论者为支持一项主张而提供的明确信息。
  • 2)所有说服力强的论证都需要高质量的证据。高质量的证据具有相关性、充分性和代表性。
  • 3)假设也需要证据支持。
  • 4)几乎没有证据是完美的,我们希望找到有更好证据的论证。
  • 5)大多数个人证据,无论是证词、案例研究还是直觉,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令人信服。
  • 6)科学证据最有可能是较好的证据。

但是优秀的写作者不只会使用质量最好的证据。在我们的写作和发言中,我们想在列表中添加另一个观点:当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时,诉诸情感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因此,有时候我们使用的证据的质量可能并非最高,但它具有强大的修辞效果。感性证词、个人故事、隐喻、叙述和引文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避免论证成为枯燥乏味的辩论。所以,我们不应放弃使用这样的证据,我们只是想把它和更高质量的证据有效地结合起来。

作为写作者和发言者,我们要在上面的条目下加上这一点:

  • 7)小心使用旨在引起读者注意的证据。

在第7章和本章中,我们评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所指出的注意事项与我们的写作和发言也有关。不过,在写作和发言的时候,还有一些额外的问题我们必须牢记心头。

首先,很多人发现,当我们评估其他人的证据质量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将他们的个人经历或他人的案例历史排除出证据之列。然而,当面对我们自己或与我们亲近的人的经历时,我们更倾向于相信这些个人的证据是高质量的,即使我们已经拒绝接受来自他人的同类证据的价值。我们必须对这种倾向保持警觉。如果我们的经验和直觉相比于其他人更加成熟、敏锐,那可就太棒了,但遗憾的是,没有证据证明这是真的。我们必须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主张,这些证据绝不能仅限于我们的个人经验、我们朋友的经验或我们的直觉。

其次,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我们要在大学里写作和发言的学科的专家。所以,我们倾向于严重依赖那些我们认为是专家的人。这种倾向导致我们严重依赖研究和权威。虽然我们有时可以从研究和权威人士那里找到高质量的证据,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甚至通常都不是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用科学研究作为我们的论据的情况。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能找到科学研究,那么做得好的科学研究是最可靠的。但“做得好”这一限定值得反复推敲。科学研究中也有欺骗性的、结构紊乱的研究,浮夸的主张,更不用说高度可疑的资金来源了。而且,正如我们所指出的,找到与其他发现相矛盾的研究结果是相当容易的。不过,作为写作者和发言者,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克服科学研究的部分局限性。

所以,不管你对一个结论的感受有多强烈,或者你多么喜欢你的理由,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它当成一次学习经历,然后重整行装再出发。

9、有没有替代原因

学习目标

1) 提高对替代原因普遍性的认识。

2) 强化对如何发现替代原因的理解。

3) 培养对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这一现象的频发和危险的敏感意识。

4) 了解在讨论替代原因时,如何与他人有效互动。

我们以一个故事开始本章。

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注意到太阳早上出现在天空,到夜里就不见了。孩子想知道太阳到底去哪儿了,于是想方设法地要凑近看看日落。可是,不管怎么努力,他还是不明白太阳到底去哪儿了。后来,孩子又注意到他的保姆也是早上出现在家里,到夜里就不见了。有一天,他好奇地问保姆,她晚上去哪儿了。保姆回答说:​“我回家去了。​”孩子将保姆的来去和日夜的循环联系在一起,得出结论:保姆的离去导致太阳也一起回家了。

这个故事清楚地表明了使用证据时一个常见的难题:试图弄明白一件事情的起因。我们只有理解引发某个现象的因果模式,才能选择一个明智的办法来避免问题的发生,或者促进某个特别正面的结果的出现。

这个故事同时还显示出在使用证据证明一件事引发另一件事时常见的一个难题,即替代原因(rival causes)的难题。那个虚构的小男孩为他观察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释:​“太阳晚上下山是因为我的保姆回家了。​”他的“原因”好像很合理,并且能讲得通,但我们希望你能明白,还有一个对太阳为什么会落山更可靠的解释。

尽管替代原因很少会像在我们这个故事里表现得那样明显,但你经常会遇到专家提出一个假说来解释某件事或某个研究发现,而同时还有其他言之成理的假说同样能解释它们。通常情况下,专家不会把这些替代原因透露给你,因为他们不想让你分心,从而显得他们那些断言不那么确凿无疑,所以你得自己去发掘出这些替代原因。这样做特别有助于你判断“证据的效力怎么样”​。有些事件存在着各种各样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这就大大削弱了我们对写作者提供的原因的信心。

批判性问题:有没有替代原因?

注意:所谓替代原因,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9.1 可能存在替代原因

当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写作者或发言者在使用证据支持他对某件事的起因的一个断言时,你就需要寻找一些替代原因。​“原因”(cause)这个词的意思是“引起,让某件事发生,或影响”​。立论者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出因果思维。下面我们仅列出一些供你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导致...

影响力...

与...相关

增加了...可靠性

与...有联系

这些因果思维的线索应该能帮助你在立论者做一个因果断言时辨认出来。一旦注意到这样的断言,你就一定要警惕存在替代原因的可能性。

9.2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找出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遇到的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遇到这类结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2)以往或现在的世界大事;3)科学研究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 日常人际交往中的论证

大学生和朋友间的对话:都已经过了24小时了,我男朋友还没有回我的短信。他肯定被我气疯了。

替代原因:也许他忙着学习以准备考试,或者他落下了手机。

9.3 寻找替代原因

寻找替代原因就像做一名出色的侦探。当你发现可能存在替代原因的种种情况,你就要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

  • 我能不能想到这个证据的其他解读方式?
  • 还有什么别的因素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
  • 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那么我可能会把哪些因素当成重要的原因?
  • 如果这个解读是不正确的,还有什么别的解读可以说得通?

9.4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小学学龄儿童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了惊人的升高。现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开始采访各路专家,问他们引发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他们可能说是遗传造成的,可能说是同龄人中流行的取笑戏弄造成的,可能说是父母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可能说是电视新闻里太多的恐怖主义和战争信息造成的,可能说是缺乏宗教信仰造成的,可能说是压力过大造成的。专家们可能宣称他们有答案,但他们不太可能真的知道。这是因为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找出一件事的简单、唯一的原因,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是许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即这些原因共同起作用,创造了事件发生所需要的整体环境。

在涉及人类特征或活动的情况下,多个原因共同起作用比单一原因起作用的情况出现得更加频繁。最好的因果解释常常结合了多种原因,只有这些原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某件事的发生。所以,针对现场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问题,专家给出的最佳答案是:​“我们不知道这类事件发生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促成这类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原因。​”我们在寻找替代原因时,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

对很多事件来说,除了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的可能性,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不同的人做出同样一个行为的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一个人的抑郁症可能主要由某种生理功能障碍引发,而另一个人的抑郁症则可能主要由一件压力很大的生活事件(例如痛失爱子)引发。我们必须要警惕过度概括。常常最合适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抑郁症,而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个人的抑郁症。不同的抑郁症病例,不同的大屠杀事件,常常有不同的诱因。

如果人们不能考虑到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因果解释都是过度简化,因此,面对他人提供的并不包含某件事的每一种可能原因的解释,你也得公平对待。不过,因果性的结论应该包括足够多的因果因素,以说服你相信它们并不是过度简化,或者写作者应该向你说明,他在结论中强调的因果因素仅仅是很多可能的促成原因之一,即只是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9.5 警惕“确认偏误”

当我们试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以某种方式行事时,不同的视角或观点往往会影响我们选择何种原因加以考虑。我们选择去寻找的事物会影响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我们熟悉的视角越多,在找到可能的替代原因方面就会越有创造力。例如,社会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心理医生、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营养学家、环境主义者、警察、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以及商人,他们在思考各种可能的原因时,可能会青睐不同类型的原因。你越能尽快熟悉多种不同的视角,就越能找到事件可能的替代原因。当你在作业中遇到各种不同的视角时,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尽快熟悉各种可能的原因。同时,在你努力找到各种原因时,要警惕专家和你都具有的一个倾向——沉浸在“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当中,只努力寻找并依赖和我们的信念相一致的证据。

9.6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我们生来就有一种倾向: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事件,或者一起发生的事件,​“看”成彼此之间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会得出如下结论:因为特征甲(如吃的能量棒的数量)与特征乙(如在一场体育比赛中的表现)之间有关系,我们就说甲导致了乙。

如果我们这样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常常会大错特错。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有多种假设可以解释为什么甲乙两者同时发生。实际上,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假设可以解释任何一种这样的关系。知道这些假设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替代原因。我们举一个研究的例子来看看这四种假设分别是什么。

记住: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大多用来证明因果关系的证据都仅仅建立在相关性或关联性的基础之上。当你发现一个写作者指出某两者之间有联系,以此来支持他的一种假设,一定记住要问一问:​“有没有可以解释这种联系的其他原因?​”你可以用下面这个研究来考一考自己。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冰淇淋会导致犯罪”​。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十大城市过去五年的冰淇淋销量和犯罪率,结果发现随着冰淇淋销量的增长,犯罪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他们由此推测吃冰淇淋诱发人脑中的一种化学反应,增加了人们的犯罪倾向。

我们希望你现在能明白,吃冰淇淋的人根本无须担心他们马上就要以身试法变成罪犯。你能想到哪些替代原因?夏天逐年升高的气温是否能解释冰淇淋销量(甲)和犯罪率(乙)二者间的联系?

混淆因果关系和相关性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但非常危险。虽然原因确实先于结果出现,但先于结果出现的还有很多种其他因素,其中很多都不是引发结果的原因。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忽略共同原因谬误: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9.7 混淆“在此之后”与“因此”

我们常常按照这样的模式解释事件:因为乙事件发生在甲事件之后,所以甲事件引发了乙事件。这样的论证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类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前后紧随着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

但是很多事件紧随在其他事件之后发生,却并不是由前面的事件所引发。如果我们错误地得出结论说第一件事引起第二件事,因为它发生在前,我们就犯了“事后归因谬误”​(post hoc,ergo propter hoc fallacy,拉丁文的意思是“在此之后,所以是因此”​)​。例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每次写论文都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所引发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之后发生。

我昨天找到的那个25美分硬币肯定是我的幸运币。找到它以后,我在一门特别难的课程考试考了个A,我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停了一次,而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昨天晚上在电视上播出了。​(不必在意我为了准备考试埋头苦读,教授六岁的孩子最近得了流感,电视节目早在我找到硬币之前就已经定好了。​)

你也许能够猜到,政治领导人和商界领袖都喜欢使用事后归因这种论证,特别是当这对他们有利的时候。比如说,他们喜欢把自己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发生的一切好事都揽到自己头上,而把发生的一切坏事都推给别人。

记住: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当你看到这种论证方式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替代原因能解释这个事件”以及“除了一件事紧随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这个事实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过硬的证据”​。

9.8 解释单个事件或行为

是什么原因引起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为什么社交媒体这样流行?

和我们对桑迪胡克小学校园血案提出的问题一样,这些问题都在寻求对单个历史事件的解释。首先,就像我们在桑迪胡克小学校园血案中见到的那样,对于同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版本的故事都能说得通。其次,我们解释事件的方式深受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和信念有关的个人视角的影响。我们还受到一种常见的偏见——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的影响,这种错误指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普遍高估了个人倾向的重要性而低估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总喜欢认为别人的行为来自其内部因素的作用(他们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作用(环境的力量)​。

因此,当发现有人偷窃时,我们很可能将偷窃行为一下子就看成小偷骨子里没廉耻或没良心的结果,或认为他们做了糟糕的选择。然而,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外部环境的作用,考虑是否贫困或者来自同龄人的压力等因素也发挥了作用。

构建过去事件的各种原因还存在一个重大的困难,即很多证据都依赖于人们的记忆,而大量研究显示记忆常常会出现极大的扭曲。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不是有了对某件事或某些事的合理解释呢?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通过问一些批判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取得一些进步。

一定要当心,千万不要贸然接受你所遇到的事件的第一个解释。要寻找替代原因,并努力去比较不同原因的可信度。要考虑采取看待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阅读事件的多种不同叙述版本,以帮助你扩大见解的范围。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简单的解释。

9.9 评价替代原因

你想出来的替代原因越显得言之有理,你对刚开始见到的那个解释的信心就越会打折扣,至少在获得进一步的证据以供认真考量之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必须竭尽所能地评估各种不同解释,看看每一种解释与当前的证据的契合度,尽量对你的个人偏见保持敏感和警惕(见下图)。

9.10 替代原因与你的表达和交流

你现在该明白了。朋友、同学以及生活中的其他人在你开动脑筋的时候都可以帮助你。他们可能想出你从来就没有想到过的原因。

学会的教训

1) 很多类型的事件都可以由各种替代原因来解释。

2) 专家可能检查同一个证据并发现不同的原因来对它加以解释。

3) 大部分立论者都只提供那些他们偏好的原因,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4) 想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类原因不会一目了然。

5) 最后,一个因果断言的确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数量成反比。因此,找到多个替代原因,可以让批判性思维者获得适当的理智上的谦逊。

10、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学习目标

1)认识到有偏差的和不知来历的统计数据的危险。

2)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平均值的重要性的理解。

3)了解测量误差的危险。

4)认识到一个使用统计数据的人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统计数据本身显示的情况大相径庭。

下面这篇简报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服你?

新闻简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仅上个月我们的失业率就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你不该被上面的论证打动。这个论证很可能用数据欺骗了我们!

写作者给出的证据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统计数据”​。你可能经常听到人们使用下面这句话来支撑他们的论证:​“我有统计数据来证明。​”我们使用统计数据(通常以不合适的方式)来揭示战争伤亡人数的增加或减少,提醒公众注意发病率的变化,测量一种新产品的销量,判断某只股票的前景,确定下一张牌是A的概率,衡量不同大学的毕业率,记录不同年龄段的人性生活的频率,并为很多其他问题提供信息。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出来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因为数字让证据显得非常有科学性,非常精确,似乎它就代表了“事实”​。但是,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它们想要证明的观点。

换一种呈现数据的方式可能会产生欺骗性

注意: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表面上证明的观点。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你应该努力辨别错误的统计数据式的论证。我们无法在短短几页中向你全面展示人们“用统计数据撒谎”的所有不同方法。不过,本章将为你提供一些基本策略,你可以用这些策略来发现其中骗人的小伎俩。同时,本章还通过展示写作者错误使用统计数字来当证据的最常见的方法,以提醒你注意数据论证中存在的缺陷。

批判性问题: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10.1 识别不知来历有偏差的数据

最近的一个新闻标题:40%的大学生饱受注意力缺陷障碍的折磨!

你发现自己有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你该不该担忧呢?你怎么知道自己可以相信眼前的统计数字?

任何统计都要求发生在某地的某些事件能被界定并准确识别出来,但是这样的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因此,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尽可能多地找到关于这些数据如何采集的信息。我们能不能准确地知道美国到底有多少人在报税单上作弊,多少人每晚阅读他们喜爱的经文,多少人开车时打电话,或多少人使用违禁药品?

想象一下做这些统计的细节,你的答案肯定是“不太可能”​。为什么?因为要为特定的目的得到精确的数据,你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其中包括关键词语的模棱两可,识别相关人员或事件的种种困难,人们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能准确报告各种事件,以及观察事件时种种身体上的障碍等。因此,统计数据往往只能采取基于事实做出的一些估计的形式。这些估计有时候很有用,但它们也可能有欺骗性。记住总要问一问:​“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估计的?​”得到的细节越多越好。

不知来历的数据最常见的用处就是借助很大的数字让别人加深印象或警示别人,这些呈现出来的数字的精确性常常是可疑的。例如,一些报道可能会用很大的数字来提醒公众注意日见增长的生理或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例如癌症、饮食障碍或幼儿多尿症等。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些数据确定的过程有多谨慎,我们更能相信这些数据。例如,你的朋友报告说,他们对90%的邻居的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住在他们的社区感到开心,此时,你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轻易相信这些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其社区的真实感受。记住:在对这样的数据做出反应之前,我们先要问一问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10.2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请检查下面的陈述:

1)一个快速致富的方法就是做一名职业橄榄球员,2015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星的平均收入是220万美元。
2)为在大学里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少了。根据最近一项调查,大学生每周平均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12.8小时,和20年前大学生的学习时长相比,前者大概只有后者的一半。

上面例子当中都使用了“平均”这个词,但是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平均值,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每种方法都会给出不同的数值(见下图)​。

第一种方法是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值的数目。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就是平均数(mean)。第二种方法是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数值,这个中间数值就是中位数(median)。

一个写作者所用的术语“平均值”谈论的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这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第二个例子。如果这里列举的平均值是中位数或众数,我们就有可能低估了平均学习时间。有些学生很可能花了极多的时间学习,比如一周30或40个小时,这会提高平均数的数值,但是不影响中位数或者众数的数值。学习时间的众数数值可能远低于或远高于中位数,主要取决于多长的学习时间对学生而言最为常见。

当你见到平均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下:​“这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平均值的含义不同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请想一想平均值的不同含义会给信息的意义带来怎样的变化。

不仅判断一个平均值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非常重要,判定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之间的差距(即全距(range))以及每个数值出现的频率(即数值分布)​,常常也很重要。

医生对20岁的病人说:你所患癌症的预后不容乐观。患同样癌症的病人存活时间的中位数是10个月。所以剩下来的这几个月你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不必有什么顾虑了。

病人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诊断结果,对自己的未来该做出怎样可怕的预期呢?首先,我们确定知道的是获得这种诊断的病人有一半不到10个月就去世了,还有一半人存活时间超过了10个月。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活下来的那部分人的存活时间的全距和数值分布。也许这些信息会显示,有些人甚至很多人存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了10个月。其中有些人甚至很多人可能活到了80岁以上呢!知道病人存活情况的完整分布可能会改变这个癌症患者对未来的看法。

一般来说,病人应该考虑不同的医院对于他的疾病的存活率记录是不是有不同的全距和数值分布。这样,他应该考虑选择在有最乐观的数值分布情况的医院就诊。

当你遇到平均值的时候记住全距和数值分布的一个总体好处,就是提醒你大多数人或事并不符合确切的平均值,与平均值差异极大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10.3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的例子是饮酒量的测量。辩护律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一个成功策略是要求起诉方提供证据,证明用于判断血液酒精含量的设备最后一次校准的时间,然后要求提供校准设备本身的可靠性数据。换句话说,有两种装置被用作醉酒驾驶的依据,但只有在测量仪器保持准确和一致的情况下,该指控才有效。当它们不可靠时,血液酒精统计数据就不能为检察官的指控提供充分的依据。

10.4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

有些数据确实能证明一件事,而立论者往往欺骗我们,宣称这些数据证明了另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这些数据压根就证明不了它们被用来证明的事!有两种策略可以帮你找出这类欺骗。

一种策略是对立论者提供的数据视而不见,然后问自己:​“以什么样的统计数据作证据,在证明他的结论时会有帮助?​”然后,将“所需”的数据和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难以吻合,你可能就发现了一个数据上的欺骗。下面的例子为你提供一个应用这种策略的机会。

如果你乘坐我们这座城市的地铁,十有八九你的手机会被人偷走。我刚读到一份统计数据,说地铁盗窃中的失窃物70%都是小型电子产品。

需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才能比较准确地获知自己乘地铁时电子产品被人偷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你自然想知道乘地铁被盗窃的概率,而不是失窃物是电子产品的概率。这个数据证明了一件事:地铁系统的大部分偷窃行为都是奔着小型电子产品去的。但它并没有证明这类偷窃行为发生的概率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这样问:在坐地铁的时候被偷的概率到底是多少?有可能总体的偷窃行为非常少,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牵涉小型电子产品。这个例子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我们一定要加倍注意统计数据和结论的措辞,看看二者是不是指的同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写作者或发言者就很可能是在用数据说谎。

知道什么样的数据证据应被用来支持一个结论是很难的。因此,另一种策略就是不急于看作者的结论,而先仔细检查作者的数据,然后问自己:​“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然后拿你的结论和作者的结论相比较。请用这种策略来检验下面这个例子。

大约半数美国人欺骗自己的另一半。研究人员最近在一家购物中心采访了很多人。在接受采访的75人当中,有36人直白地说他们有朋友曾承认欺骗过自己的交往对象。

你有没有想到这个例子一开始得出的结论?大约一半人在某个特定地点承认有朋友告诉过自己,他们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至少有过一次欺骗行为。你有没有看出数据所证明的东西和写作者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你看出来了,那你就发现了这位写作者是如何利用数据来进行欺骗的。

10.5 通过省略信息进行欺骗

统计数据经常因为不完整而欺骗我们。因此,还有一种在数据论证中找到缺陷的非常有用的策略就是问一问:​“在判断数据的影响力之前,还需要什么进一步的信息?​”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这个问题所起的作用。

1)大公司正在将市中心地带的小镇气息破坏殆尽。就在去年,城里的大公司数目增长了75%。

2)艾滋病预防项目需要较大的资金增幅。2009年,有54 000人饱受艾滋病的折磨。

在第一个例子中,75%这个数字很吸引眼球,但是缺少了一些信息:这个百分比所依据的绝对数值。假如我们知道这种增长是从4家增长到7家,而不是从12家增长到21家,我们还会如此惊讶吗?在第二个例子里,我们倒是有数字了,但是不知道比率。难道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一数字对感染艾滋病的人所占人口百分比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第二个例子展示了我们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情况:试图通过聚焦全国范围内受折磨的总人数,以引起公众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尽管有很多人受艾滋病折磨显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当我们将54 000除以美国的总人口约3亿人,我们只得到一个大概0.02%的数值。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多值得人动心!当只有绝对数值摆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知道百分比是否可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判断;当只有百分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绝对数值是否会丰富它们的含义。

当你遇到统计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问:​“缺少了什么相关信息?​”

10.6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据

我们希望你将统计数字融入自己的写作。如果运用得当,这会是极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趋势和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预测,还可以强化我们的论证。不过,本章也说明了在论证中引用数据可能存在的一些非常严重的风险。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读者而言,统计数据看起来像权威事实,但是你知道事实多么容易被人操纵。作为一个心怀批判性思维的写作者,你需要实现一个重要的平衡。你必须尽量避免欺骗手法,同时以一种明白易懂的方式呈现出那些常常复杂万端的数据。

为了做出妥当的、带有数据的论证,你可能要从论证中专门拿出点时间来解释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的,有什么含义,以及存在的局限。这样做会增加你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向他们表明你不是在偷偷摸摸地给他们灌输“私货”​。你同时也在鼓励他们成为强势批判性思维者,对数据的质量得出自己的结论。你可以将这些解释呈现在论证的文本当中,也可以将它们放到脚注、尾注或者附录里,这很可能取决于你所在领域的通行做法和你写作的正式程度。

11、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学习目标

1) 认识到论证中信息缺失的必然性。

2) 养成提问以澄清缺失信息的习惯。

批判性思维者追求自主思考,但如果他们做决定的基础是极为有限的一点信息,那么他们很难真正思考。几乎所有的结论或者产品都有一些积极的特点。那些只想告诉我们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信息的人,会告诉我们所有这些积极的特点,而且不厌其详,活灵活现。但是他们会隐藏那些结论的消极方面。制造商可能会告诉我们他们的薯片味道鲜美、酥脆,但他们不太可能透露这些薯片含有高热量和防腐剂。因此,有用的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写作者到底隐瞒了什么信息,不论写作者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通过追问前面几章里我们学习的那些问题,诸如涉及歧义、假设和证据的问题,你能找出大量非常重要的省略信息。本章旨在帮助你对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信息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敏感,以此作为重要提示来提醒自己,如果仅仅评价那些摆在面上的信息,我们就不能窥见论证的全貌。因此本章专门论述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你必须要问这个问题才能判断出论证的质量: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批判性问题: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1.1 找到省略信息的益处

你应该记住,几乎每个你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换句话说,这个信息的组织结构是由别人精心挑选和呈现的,目的就是让它能影响你的思维方式。例如,每一个统计数据都经过精挑细选,精心组织,被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达到谁的目的?谁给你分享这个数据,就是要达到谁的目的。因此你的任务是判断自己是否想成为某一目的的傀儡。这个目的常常就是说服你。

广告商、教师、政客、作家、演说家、研究员、博主和父母都精心组织信息来影响你的判断和决定。那些尽力要说服你的人,几乎总是将他们的立场置于最强的光线之下。所以,当你发现你相信较具说服力的理由——那些你正在努力勘探的金块时,较为明智的做法是犹豫片刻,想想写作者可能没有告诉你的信息,那些你的批判性提问尚未揭示出来的信息。

这里所说的重要的省略信息,是指那些将会决定你该不该被写作者或者发言者的论证所影响,即影响你的论证过程的信息。本章中给出了很多说服力不够强的论证的例子,它们之所以说服力不够,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信息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信息太关键。仔细研读这些例子,注意在每个例子中找不到省略掉的信息会怎样导致你做出仓促的、有可能错误百出的判断。

注意: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那些影响论证过程的遗漏信息。

11.2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第一,时空的限制。论证不完整是因为立论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这些论证,他们也没有不受限制的空间或时间来呈现他们的理由。
  2. 第二,我们大部分人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很有限,并且如果信息长得没完没了,我们就会感到厌倦。因此,立论者常觉得有必要将他们的信息尽快传达给受众。
  3. 第三,进行论证的人掌握的知识总是不完全的。
  4. 还有第四个省略某些信息的原因:作者就想欺骗你。广告商知道他们省略了关键的信息。如果他们描述了产品中含有的所有化学成分或廉价的组成部分,那么你可能就不会购买他们的产品了。
  5. 立论者尝尝与你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

批判性思维者看重好奇心和合理性,而那些力图说服你的人常常想要打消你的好奇心,鼓励你依靠不理智的情绪反应来做出选择

一个特定的视角就像一副马戴的眼罩。眼罩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是,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也像马所戴的眼罩那样,阻止了他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而这些被他忽略的信息对那些从不同参照系进行论证的人而言可能至关重要。演员马特·达蒙所扮演的角色在电影《谍影重重3》里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一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样,主要取决于你坐在什么地方观察,这真有意思。​”

11.3 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怎么才能识别省略的信息?首先你得提醒自己,不管支撑某一判断或观点的理由乍一看多么吸引人,你都必须再仔细看看,以寻找那些省略的信息。

你怎么去找,到底希望自己找到些什么?首先你得提出一些问题来帮你判断还需要哪些额外的信息,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来找出那些信息。

你是否理解为什么广告词如“五个医生当中就有四个同意”​“全天然”​“不含脂肪”​“低淀粉含量”​“对你的心脏有好处”​“头号领先品牌”​“美国糖尿病协会认证”以及“不添加防腐剂”可能都是准确的,但同时又因省略信息而误导消费者?

11.4 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不管你在什么时候读到或看到一个论证,其中使用诸如“更大”​“更多”​“更快”​“更瘦”​“在……之后”​(多久以后)之类的概念,以及任何表示大小或范围的其他概念,都要养成习惯,意识到细究具体数字的必要性。当你遇到这些需要具体数字的概念时,一定要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慢思考”是多么重要。你需要使用“系统2思维”来获得具体数字方面的信息,需要这些信息来做一个审慎的决定:应该相信什么或应该做什么。

11.5 负面视角的重要性

还有一种类型的省略信息异常重要而又常常被人忽视,我们想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被提倡的行动(如使用一种新型药物、建设一所大型的新学校或者减税)带来的潜在负面效果。我们在这里强调负面效果,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行动的提议都发生在支持者宣称他们的意见非常棒的语境下,他们宣称这些行动能带来很大的好处,例如某个医学难题的大幅解决、更美丽的容貌、更多休闲时间、更多教育机会、更长的寿命,更多或更好的商品。但是,大部分行动都在有广泛的正面影响的同时也有广泛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问一问下面的问题:

对上述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不要忘了问一声:​“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负面效果是什么?​”

11.6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要求别人提供重要的缺失信息并不能保证别人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回答。很可能你探究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回答。不要绝望!你已经尽力了。你要求得到这些做出决定之前必需的信息,现在你必须决定在找不到缺失的信息时是否还有可能得出结论。我们早先曾警告过你,论证的过程从来都是不完整的。如果你认为只要有信息仍然找不到,你就不能做出决断,那么这只会阻止你形成任何观点。

◎使用这个批判性问题

在你想到一个论证中存在缺失的信息后,应该怎么做呢?第一个符合逻辑的反应就是去寻找这个信息,但是通常情况下你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作为批判性思维者,你的选择是表达你对这个存在信息缺失的论证的不快,不断搜寻你所需要的信息,或者在这个论证比其他的论证好的基础上,谨慎地同意这个论证。

11.7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正如我们在第10章中指出的那样,省略信息是论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作为写作者和发言者,我们将选择在论证中省略哪些信息,包含哪些信息。为了在我们自己的论证中体现批判性思维,针对省略的信息,我们要牢记以下几点:

1) 我们的论文应该尽量精确严谨。在为我们的论点写论文时,我们要确保没有省略的信息会影响到读者对我们的主张的理解能力。

2)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论点有足够的信息,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尽管我们的论证不可避免地会省略一些信息,但在我们决定支持一个结论之前,我们要收集尽可能详尽的信息,以对自己的信念做出明智的决定。

3) 在构建自己的论证时,我们必须进行选择性的过滤。我们要仔细检查那些可以被包含进来的原因和证据,以确保重要信息不被遗漏。

4) 如果我们必须遗漏重要的信息,应该在探索反驳论证时处理这个遗漏。

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用任何可能的手段去说服读者或会话者,而是尽力使自己的论点得到充分有力的论证,不需要玩弄诡计就能令人信服。

记住,我们永远不会拥有所有的信息。有些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我们没有时间去研究完美无缺的论点具备的其他要素。但我们想要确保大多数批判性读者提出的问题都得到解决。

12、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学习目标

1) 意识到二分式思维的危险。

2) 培养灰度思维,而非黑白思维。

你很少会遇到只能从理由中合理推断出一个结论的情况。在第9章中,我们讨论过替代原因的重要性,那里的重点是,对一个特定的结果来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原因。本章则主要关注可以从同一套理由中推断出的多个备选结论。

因此,你必须确保最终采纳的结论最合乎情理,和你的价值偏好最吻合一致。如果你发现了其他的备选结论,你就能更好地从一系列可选的结论中发现那个最说得通的结论。

批判性问题:可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12.1 二分式思维:妨碍我们多考虑多种可能性

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使用二分式思维(dichotomous thinking)。这种类型的思维往往假设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持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总是看到和提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像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一样,这种习惯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

前面我们讨论“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时也遇到过这种二分式思维。这种谬误,以及一般的二分式思维,都因为过度限制我们的视野而破坏了论证的进程。我们以为考虑了两个选项之后就万事大吉,因此忽略了很多其他的选项,从而错过从其他选项中进行选择可能会带来的积极后果。

二分式思维者常常比较僵化,容不得异议,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语境对特定答案的重要性。

你的室友请你帮他构思一下生物学的论文。这份论文要设法解答以下问题:​“科学家是否应该继续从事干细胞研究?​”在他看来,这份论文需要他选择一个“应该”或“不应该”的立场,然后再加以论证。

你已经知道二分式思维可以通过限定结论的条件,通过将结论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加以避免。这种限定的过程需要你对任意一个结论提出以下问题:

1) 结论在什么时候是准确的?

2) 结论在什么地方是准确的?

3) 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是准确的?

然后你开始将这个过程应用到这篇论文中。

当你解释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某种价值或目标,人们应该允许干细胞研究,你的室友因而变得越来越泄气时,你会不会觉得惊讶?他本来是在找“应该”或“不应该”​,而你则提供了一个复杂的“这取决于……”的思路。

僵化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采用二分式思维的人很容易就变成一条糊涂虫

12.2 灰度思维:两面还是多面

几乎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重要问题都不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因此,非黑即白的思维就像正反思维一样,用一种简化了的形式掩盖了一个问题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的复杂性,这种简化了的形式隐匿了一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多样性。

例如,假设我们想知道是否应该主修化学。我们需要背景信息来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很多背景信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胜任化学工作者的工作?我们是否发现自己一想到化学,就心旌荡漾?有什么其他的选择方案?化学领域是否有抵制高级人工智能设备出现的工作机会?与化学工作者的岗位需求相比,主修化学的人数量如何?那些将把我们培养成化学工作者的人技术有多娴熟?在化学业界,他们有相互联系的网络吗?在我们回答是否应该主修化学这个问题之前,这些只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中的几个例子。

灰度思维是一种反思型思维,致力于探索用“是”和“不是”之外的其他方式回答复杂的问题。非黑即白的思维看似迅捷而令人满意,但当我们对黑白答案的混合体视而不见时,我们就误解了通往对后果的明智考虑和可能的成就的路径。

12.3 条件的重要性

如果你回头重温一下本章中讨论的所有备选结论,就会注意到每个备选的结论都有可能成立,因为我们缺少了某些信息、定义、假设,或者分析这些理由的人的参照系。所以,我们可以谨慎地使用条件句来创造多种结论。在条件句中,我们陈述一个假设的条件,目的是帮助我们得出某个特定的结论。注意,使用条件句让我们能得出某个结论,而不用假装自己对某个具体争论比实际知道得更多。对于批判性思维者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保持谦卑。经常使用条件句和谦卑这个重要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当你在结论前使用条件句时,你就指出了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你所不确定的特定断言或假设的基础上。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们的意思,请看看下面这些可能会作为结论的引导的条件陈述句。

1)如果税收减免政策是针对那些低收入人群,那么……

2)如果汽车制造商能制造出油耗更低的汽车,那么……

使用条件句特别有助于为评价型的论证(例如评价音乐、艺术、大学或者总统演说的质量如何的论证)找到合理的结论,因为这些论证需要我们对使用什么标准来进行评价选定立场。

条件句为你提供了多种结论,在对争论做出评判之前,你应该先评估一下这些结论。它们也拓宽了可能的结论范围,从中你可以挑选出自己的立场。

12.4 解放思维

如果逻辑、事实或者研究可以自圆其说,我们就会用特定的方式来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请教另一个人,也许是老师,让他来告诉我们应该持有的信念。具体说来,我们会去寻找逻辑和事实昭示的那唯一一套信念。

虽然我们对于逻辑和事实怀有极大的敬意,但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们作为形成结论的先导的价值。它们只能引导我们走到一定地步,然后我们就不得不借助逻辑和事实提供的帮助,自己走完通往确定看法的剩余道路。

12.5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

理由很少会只指向一种结论。在评估一套理由以后,你还要判断什么结论和争议中最好的理由最为契合。为了避免在寻找最好的结论时出现二分式思维,你可以使用前面提到过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为什么”等问题来为这些结论添加限制性的语境。

为结论添加的限制将会让你远离二分式思维。条件句就是表达这些限制所需的技术

作者的结论:针对儿童的广告应该被判定为非法。

备选的结论:1)如果企业被当作人一样对待,那么它们也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其中就包含了广告权。因此,它们打广告的权利不应该受到限制。

2)如果可以证明儿童评价不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因此会深受他们看到的广告的影响,那么针对儿童的那些广告理应被判定为非法。

3)如果提议的立法旨在限制针对儿童的广告的内容,那么政府不应该判定这类广告非法,而应该在规范针对儿童的广告的内容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

根据作者提供的理由,很多其他的备选结论都有可能成立。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备选结论,不把它们当成形成自己看法的基础,那么我们决策的质量就会大大缩水。

13、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学习目标

  1. 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多重障碍。
  2. 认清提出批判性问题导致他人不适、快思考、信念固着、答非所问、自我中心和一厢情愿的想法的危险。

即使你已经学会批判性思维,并且计划用它来塑造一个更有思想的自己,接下来,在使用你已掌握的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你也仍会碰到许多障碍,就好像你在开车时遇到减速带。之所以称它们为“减速带”​,是因为:1)只要你放慢速度,你就可以跨过它们;2)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就在那里;3)即使你注意到了它们,它们也照样会干扰你的前进。

13.1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批判性思维是一项社交活动。想和别人打成一片,我们首先要愿意提出一些正确的问题,以便了解其他人的看法。一定要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自己的论证被质疑。所以第一个障碍就是,你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能使他人产生的不适。

作为被提问对象,被人不断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可能会让人感觉自己好像站在法庭的证人席上接受盘问。随着提出的问题不断增多,被提问对象可能会渐渐感到不快,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结果就是他可能发脾气,甚至不愿再继续交谈。他可能不习惯于解释支持其论点的各种理由,或者他为什么要坚持那些理由。虽然你认为提出这些问题对你和其他谨慎思考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提问者也觉得有这个必要。

我们得时刻注意所提的问题给被提问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者如果不够小心谨慎,就有可能会因为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必要的不快而伤感情、失去朋友。所以,为了维系社会关系,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注重策略。

13.2 思考过快

所谓慢思考,就是使用我们的大脑来吸收和理性评估别人与我们交流的内容。如果必须要用两个字来概括本书传递的信息,那就是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相反,我们的“系统1思维”只是根据手边既有的一点信息,不做任何深刻、全面的思考就仓促做出决断。如果不对我们所做的决定进行慢速、有条理的思考,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我们也无须绝望。​“系统2思维”有能力否决“系统1思维”所做的决定。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训练“系统2思维”不要依赖“系统1思维”来做决定。依赖“系统1思维”固然容易,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使我们无须对自身的认识做大量分析和评估的工作。但是,如果依赖“系统1思维”​,我们就会牺牲准确和智慧以换取速度。我们要培养的习惯,是常常问一问自己:​“我到底依赖什么来支持我的信念和结论?​”

13.3 刻板印象

在我们接触任何主题之前,我们都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维习惯。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时,我们就会断言,因为某个人是特定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确的特征。

1) 有面部毛发的男人都很睿智。

2) 胖子活得都很快乐。

3) 日本人都很勤劳。

4) 年轻人办事比较草率。

5) 女人最适合做秘书工作。

6) 领取社会福利的人都比较懒惰。

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每个人所提出的论点都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刻板印象之所以会挡住批判性思维的道,是因为它们总是让人试图绕开客观评价的艰难过程。要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我们要成为充满好奇心和开放心态的表率,而刻板印象会阻断我们的道路,让我们无法仔细考虑别人所说的话。它总是早早关闭我们的思维,导致我们忽略有价值的信息。

13.4 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

虽然我们的认知能力无穷无尽,但有一系列思维习惯会限制和背叛我们。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除非我们约束住它们,逼迫它们乖乖“就范”​。它们引导我们得出一些结论,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就绝不会接受这些结论。本章只会介绍这些思维习惯中的一小部分,不过,只要你能透彻地理解并尽量抵制这些思维习惯,就能大幅提高你今后得出的结论的质量。

◎ 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我们有这样一种倾向: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然后就把这一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会决定我们接收和评价其观点的方式。如果有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在大脑里给他“涂上一层光环”​,以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有过人之处。这样一来,我们就特别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如果有人做了什么让我们觉得比较讨厌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这人方方面面都让人讨厌,他的论证会被我们自动屏蔽掉。哪怕这个人要说的话我们连一个字都还没听到,我们就已仓促对这人到底是好是坏做出了判断,然后基于这样的“快思考”​,我们就开始对他的观点做出回应。

◎ 信念固着

我们在与所有人谈话时都背负着大量的“包袱”​。我们拥有无数的社会经历,这些经历已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各种梦想,这些梦想引导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促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一句话,我们总是带着各种观点“上路”​。让我们回到淘金式思维的比喻,在你将淘金盘放到沙子里之前,你就认为自己的盘里有了金子。你的信念之所以有价值,只因为它们是你的。你想要坚守这些信念是可以理解的,你已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这些观点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对于个人信念的坚持不改或绝不言弃的倾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巨大障碍。它使我们从一开始就心存偏见,不愿更改,只偏爱自己当前的观点和结论。

如果我偏好让民主党候选人当选市长,不管我的理论根据多么薄弱,我都会坚决抵制你让共和党候选人上台的提议。我如果承认自己之前的判断有缺陷的话,心里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这种对个人信念的过分忠诚正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的一个重要根源。所谓“确认偏误”​,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一来,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性思维。

信念固着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的牌技高、文法好、管理时间能力强,即使面对由合理的评估得出的结果,我们都不相信。这种不幸的思维习惯也让我们总以为自己周围的人都偏执得不可理喻,只有自己不偏不倚。我们总是自以为我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世界,其他人都戴着雾蒙蒙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我们最大的偏见可能正是认为只有我们自己没有偏见,而那些和我们意见不同的人都心怀偏见!

要抵制信念固着的倾向,我们需要记住,强势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暂时的,或者与语境相关。我们决不可因坚信某件事而故步自封,不愿去寻找更好的答案。正如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1620年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时,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的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 可得性启发法

与“系统1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懒惰,部分在于我们习惯于依赖自己已有的信息,而不是依赖做出更好的决定所必需的信息。获取和处理额外的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所谓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假如有人问你,恐怖主义和饥饿哪个对人类安全的威胁最大。你听得最多的说法是什么?哪个问题有好几个大型政府机构都致力于减小其影响?你是不是会说“恐怖主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每天有超过60 000人死于饥饿和不安全的饮用水,与之相比,只有几个人死于恐怖主义。这个信息对于我们做出应致力于攻克哪些难题的决策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再举一个类似的可得性启发法的例子。对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是什么,是疟疾还是暴力?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新闻里见到的有关这两个致命现象的报道数量,再考虑一下专门控制疟疾和控制暴力行为增长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数量,你一定也记得随时爆发的各类战争。那么,到现在为止,你也许能猜出哪一个是更加致命的“敌人”了?没错,正是疟疾。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远远高于死于身体暴力的人数,大概高出33个百分点。

这种可得性启发法和另一个有害的思维习惯——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紧密相连。作为我们思维基础的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最新看到的那部分信息。例如,尽管乘飞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但在出现一场空难以后,常常有很多乘客几个月都不敢乘飞机出行。单单一场空难在他们的思维中所起的作用,就要远远大于系统的安全数据所揭示的真相:其实让他们铭记在心的空难出现的概率极低。

◎ 答非所问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和判断的人,就要竭力避免一个不好的思维习惯,这一思维习惯让我们无法与他人有效沟通。经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往往怎么容易就怎么回答,也不管回答得对不对。也许我们根本就答非所问。我们在无意中用自己的问题替代了别人的问题。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应该从这里学到,只要有人给出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这种行为就会将大家的注意力从开始讨论的问题上引开。然后,它开始引出另一场全新的讨论。不管怎样,​“慢思考”都很困难,如果有人不让我们专注于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提出有效的批判性问题的能力更会大受影响。

13.5 自我中心

所谓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相对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我们赋予自我的世界以中心地位。对我们来说,自己胃里一时半会儿的空空如也,常常比这个星球上每天有超过35 000人因饥饿而死这个事实显得更加万分火急。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需求排在第一位,世界围着它们转,或者说至少应该围着它们转才好。

其实,不妨换一种视角来回顾每一个“减速带”​,像关注自己的思维那样去关注其他人的思考方式,这是非常好的“系统2思维”练习方法。你需要非常投入地去关注很多与你截然不同的人的生活。你需要倾听他们,一遍遍地问他们:​“那么,你是不是说……呢?你之所以这样说,是不是因为……呢?​”你不得不进入他们的大脑,查看一下那里有没有什么强烈的偏见,导致他们得出那样的结论。

13.6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障碍

2005年,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曾提醒我们“相信内心而非真相”(truthiness)这种危险的思维习惯。如果一个人宁愿相信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而不愿相信那些业已证明为真的概念或事实,他就在忠于内心而非真相。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具备一些特点,希望世间事能够更公平、更和气、更有成效。但很多人并不去想这样的升平世界是否接近现实,而是自创一套信念来迎合这个虚幻的世界。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索性就宣布它是真的。我们希望商品的标签简单易懂并且名副其实,所以买起东西来毫不犹豫,相信买到的商品百分百会印证标签上的文字。

这样一来,我们要的是事实符合我们的信念,不愿让我们的信念与事实契合。我们相信,你肯定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仅仅因为我们认为很多事情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就相信它们确实不是这个样子。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这样的倾向,就要不断地问自己:​“我相信这件事是真的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还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有种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叫作奇迹式思维(magical thinking)。对于一些事情,在科学还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时,人们就会依赖奇迹来解释它们的来龙去脉,或是设法用奇迹来控制科学无法掌控的事物。

当人们无法理解或改变一个处境时,奇迹式思维往往最能大显身手。在强大需求的驱动下,任何对人生的随机性或事件偶发性的信念都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并被抛到一边;与之相反,奇迹式的因果关系则带给人希望。某个人或某个新思想可能会让一切峰回路转。只要听从政治候选人许下的各种诺言,就会梦想成真。我们之所以相信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宣言有什么可靠的证据,而是因为我们渴望相信他们。

治疗一厢情愿的良药,就是积极主动地使用本书教授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在我们通往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减速带”会不时出现,它们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忽视它们,但只要我们不缺好奇心,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批判性思维的各项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地跨越这些障碍。

13.7 成为一个评判性思维者

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